皇后乐队主唱大电影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布莱恩·辛格执导的音乐传记片,由拉米·马雷克主演,于2018年11月2日在美国上映,2019年3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导演布莱恩·辛格2012年执导电影《怪怪家庭》豆瓣评分7.4分,2013年执导电影《巨人捕手杰克》豆瓣评分6.2分,2014年执导电影《x战警:逆转未来》豆瓣评分8.2分,2016年执导并参与编剧电影《x战警:天启》豆瓣评分7.7分。
编剧安东尼·麦卡滕2011年编剧电影《超级英雄之死》豆瓣评分7.2分,2014年参与编剧电影《万物理论》豆瓣评分8.3分,2017年编剧电影《至暗时刻》豆瓣评分8.6分,2019年编剧电影《教宗的承继》豆瓣评分8.6分。
编剧皮特·摩根2011年编剧电影《圆舞360》豆瓣评分6.8分,2013年编剧电影《女王召见》豆瓣评分9.3分,同年编剧电影《极速风流》豆瓣评分8.8分。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媒体上推荐这部大热的音乐传记片,所以去看一下是否精彩。
该片历史票房不到一个亿豆瓣评分8.7分,言归正传讲电影。
(观后感涉及部分剧情,请谨慎阅读!)
故事讲的是佛莱迪·摩克瑞成名前在机场做行李搬运工。有一天,佛莱迪毛遂自荐加入罗杰·泰勒与布莱恩·梅的乐团,恰巧当天原本的主唱辞职,他用自己横跨四个八度的超广音域说服两人,从此开启皇后乐队的摇滚传奇。
佛莱迪也曾低落和迷茫,巨大的成功后所面临的是乐队的危机,但他最后成功地认清了自己,与自己和解。他寻回乐队的成员们,燃烧生命中最后一股能量投入到“拯救生命”大型摇滚演唱会的排练中,将生命最后的余温奉献给了他热爱的音乐。
主要人物:
佛莱迪出生于一个印度帕西人家庭,全家在英国定居生活。一开始他做着机场行李搬运工的工作,偶然一天喜欢音乐的他加入了没有主场的乐队开始了自己的歌唱之路。之后他所在的皇后乐队名声大噪,成名后他的感情和人生以及和乐队的关系经历了起起伏伏。
拉米·马雷克称他第一次听到电台放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那一刻他惊呆了。他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一方面被这首歌深深吸引,同时它又有一种颠覆性的情感冲击。因为歌曲前半部分很悲观灰暗,然后突然间就唱起了歌剧,让你看到音乐和艺术的强大力量。
从决定开始饰演佛莱迪·摩克瑞你就要考虑如何表现他,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他渴望迎接这个挑战,你不能只模仿他,必须要理解他的行为和想法。在影片拉到投资之前,他就知道他要做好准备。所以他叫制片人格拉汉姆花钱给他找个口音老师,因为这种老师是非常贵的。然后他们请了杰西卡·德雷克和威廉·康耐克给他上课,他们是从佛莱迪的妈妈的声音入手的,因为她的口音很特别。而且我们很容易受父母的口音影响,于是他们以此为基础,从分析他妈妈的口音出发,构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口音。
他们请了很多顶尖的舞蹈指导,但后来发现这样并不奏效,他需要一个肢体教练。本片所有的服装都非常出色,这些服装对他帮助很大。他们大概花了50个小时来试装,包括各种10厘米鞋跟的服装,还有最紧身的紧身裤,各种莱卡弹力面料的服装,当你穿上佛莱迪的衣服,仿佛每一天你都能享受人生。排练期间他就穿着佛莱迪在七八十年代的衣服,他们试装的时间非常长。因为他在本片中有一百多套衣服,有些你可能不会在片中看到,但可以在DVD花絮里见到。这些服装很有帮助,让他走上佛莱迪的舞台,从穿芭蕾舞鞋,到穿更加舒服的阿迪。看他从华丽摇滚风,演变成更男性气概的造型。这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能帮助他充分了解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是一部主要描写皇后乐队主唱费雷迪生平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但是又缺乏安全感的人物形象。影片的名称来自于乐队的同名经典歌曲,作为乐队成员主导拍摄的纪念性质传记电影在时间线上与史实还是有点出入的。电影后期制作其实换过导演救场,只是署名时按美国导演工会认定还是布莱恩·辛格一人。该片在北美等海外市场票房不错,但在我国相比其它国外大片票房收入不算很理想。我国放的是有删减内容的版本,其实很多人都应该习惯了,因为大家细品都知道自己家装的宽带即使速度再快,严格来说其实上的不是国际互联网。
故事感觉似曾相识,就一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某次机缘巧合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人物,然后变得迷惘走了弯路,最后拨乱反正,死后令人铭记。光故事而言没有多大设计上的惊喜,而片中人物行事作风反转都比较快,似乎没经过什么思想斗争和铺垫就转变了。当然有感人和令人激动的部分,但对于传奇人物来说篇幅上就是浮光掠影。故事的完成度很高,因为是乐队成员致敬辅助的关系,对于佛莱迪声色犬马的生活只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总体算是比较保守、中规中矩的作品,难怪在奥斯卡获得的奖项基本都是音乐类的。
皇后乐队也有人说翻译有误,其实应该叫女王乐队。乐队的成员基本都是高材生,布莱恩是天文学博士,罗杰是牙科学高材生,约翰是声音振动学硕士,这也是片中佛莱迪单飞时说的其他人比他情况好的原因。乐队风格比较多元化,而且成员都有创作,提名获奖无数,舞台表现力也是丰富多彩,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舞台上那种特立独行地表现影响了以后很多音乐人,只不过现在摇滚不像他们当年那么主流了。摇滚界貌似很难再出皇后乐队这样的领军人物了,否则摇滚乐也不会如今的地位。
本片几位演员的表现都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主角拉米(不过形象上其他几位更接近原型人物)。虽然他形象上比原型人物貌似更瘦小些,龅牙也有点夸张,但是在人物情绪的把握,以及音乐表演时惟妙惟肖的模仿都十分到位,所以奥斯卡能获得最佳男主角。好的演员能让观众有代入感,沉浸到故事中去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拉米把佛莱迪的辉煌和彷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的可信度表达得很好。特别是影片最后的慈善演唱会有网友说是复制黏贴式的表演,无论是动作还是现场布置的细节都逼真还原,让没有看过当年表演的观众有幸一睹巨星的风采,如果你看的是特效厅屏幕音响好的话更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本来就是造梦的机器,很多人喜欢看这部电影估计也是有种在现场的错觉。特别是喜欢皇后乐队的乐迷,应该会比较激动。
本片在服装、道具以及舞台表现还原做得都不错,影片的色调我也很喜欢,反派人物、父子矛盾、乐队离合、主人公的优秀和沉沦等方面都有安排设计到。几首他们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歌曲也有出现,对于喜欢音乐的观众来说是值得一看的,如果纯粹看故事的角度我觉得没有什么新意。
当年的娱乐圈也是八卦记者追问放大问题,明星私生活有些人恶习也确实不少。拿我们国内来讲娱乐圈吸毒的明星也不在少数,曝光的新闻里做音乐的尤其比例大。作为明星应该以身作则,不要有坏的示范。
主人公所在的时代虽然不像图灵因为个人取向会遭受伤害的那种遭遇,但是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可以光明正大无所顾忌。电影中主人公并没有表现gay里gay气,基本还是比较正面的形象示人。估计还是希望展现他个人奋斗的经历,他的自我发现、自我反省以及与这个世界的和解。电影并非要让大家注意艾滋或者吸毒的危害,主旨我觉得就是纪念性质的传记音乐电影。想了解历史真实情况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乐队和人物的相关纪录片,也可以听一下他们的歌曲。虽然佛莱迪中年就与世长辞,但是他的故事和音乐精神将继续传颂下去。一个人决定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尽量拓宽生命的宽度。就像一句广告里说的:“年轻不怕火,只怕没有燃烧过!”满分10分制我打8分,下一次讲电影《人间·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