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吴玥,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三的学生,现任首都高校传媒联盟主席,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大学生代表参与今天的座谈交流。

最近,我和身边的同学都认真观看了《百年潮·中国梦》这部片子,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深受震撼与鼓舞。该片将中国梦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比如,在论述中国梦对于世界的贡献时,编者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梦是促进共同发展之梦,是和平的梦、友善的梦:“在‘地球村’的村落里,中国是一个和平、友善、富于正义感的村民。她不会只想着自己奔小康,而忽视邻里伙伴的冷暖;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强壮,而欺凌弱小。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携手合作、和平共处是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原则。”这样的论述,让大道理“接地气”,青年学生入脑入心、乐于接受。编导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北京长安街,取盛唐之意,东设建国门,西置复兴门,谓之长治久安也。何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会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这样的文字,富有思想的光芒,又饱含文学的温度,字里行间一种豪气喷薄而出。

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触动并点燃了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内心深处对“中国梦”的畅想。

作为影视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北师青年》报社的记者,我有一个媒体人的梦想。回望历史,从陈独秀主持《新青年》、胡适之开辟《每周评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到周恩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这些革命先辈早年编创的先进刊物,都曾深刻地影响过同时代的青年。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上下功夫。对我们校园媒体人而言,“明辨”二字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青年学生应当如何明辨是非、决断选择,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青年学生应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优秀基因,对当下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正向引导力量,可却见不少青年学生言必称西方,对自己的宝藏视而不见。作为中国公民应首先熟习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再图融汇异邦文化之所长,才能真正成为有文化自信与根基、又有世界眼光的“新青年”。

第二,青年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精神,关注社会热点,学会去伪存真。面对纷繁复杂、真伪难辨的信息潮流,不少年轻人放弃了对信息甄别、筛选、判断的权利,拱手让于网络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把“总钥匙”来看待社会万象、人生历程,可谓对症下药。我们青年媒体人一定要有一双“慧眼”,明辨信息真伪,坚定理想信念,不被似是而非的错误言论所误导,不被心怀叵测的主义主张所迷惑。

第三,校园媒体应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播种机,传递青春正能量与时代最强音。青年媒体应像播种机一样,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传播方式,在校园里营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新媒体阵地,学生记者作为高校网络宣传员队伍的骨干力量,一定要踊跃参与“青年好声音”网络文化行动,在网络上大力唱响青年思想引导的主旋律,形成强劲的青春正能量,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积极贡献。

去年五四青年节,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我们的朗诵节目中有这样几句话:“坚持中国道路,缔造我们的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成就我们的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推动我们的中国梦。”当梦想照进现实,身处一个能让青年人实现自我理想的时代,我们很幸福,也必将青春的梦想铭记于心,用努力与拼搏完成自己的梦想,共铸伟大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赵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