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松打虎”的原型是位江西老俵,官拜南平王,晚年后悔打虎!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中,武松在景阳冈上醉打猛虎一节,是全书最为出彩之处,数百年来脍炙人口,为历代戏曲、影视改编传颂。

后世学者考究打虎原型,逐渐形成了两种假说,一说根据《盐城县志》,称元末盐城人卞元亨曾用脚踢死一只老虎,《水浒传》相关篇章由此生发创作;一说出自《杭州府志》,内载义士武松杀死了蔡京的儿子,人称“蔡虎”的贪官蔡鋆,施耐庵便敷演出“武松打虎”情节。

洒家对以上两说都心存狐疑,“卞元亨说”太过夸张,脱离实际;“蔡虎说”中的蔡鋆,《宋史》中查无此人。蔡京的儿子名字中大都带有“反文”,如蔡攸、蔡绦,带“金”底的没有旁证。

直到洒家读到《太平广记.骁勇二》中记载的钟传故事,才恍然大悟,原来施耐庵借鉴的是他的事迹。

故事大略为:钟传本是晚唐豫章人,少年时倜傥不群,凭借勇敢坚毅闻名乡里。他不事耕种而喜好狩猎,不管是熊罴还是鹿獐,只要被他遇见无不手到擒来。

有一天,他去亲戚家赴宴,酒酣而归。太阳时已偏西,只有一个小小童仆跟随。走到离家两三里的一条小溪旁,忽然有一只青色毛皮黑色花纹的老虎,额头上的毛又圆又白(有虎黑文青质,额毛圆白),从树林中出来饮水。百步之外看到钟传主仆二人,立即疾奔而来。

童仆双腿打颤,对钟传说,我们赶紧上树逃生。

钟传酒劲涌上,伸手拿过仆人手中的白木棍,稳稳站住,预备和老虎干架。

老虎见钟传竟敢拿着棍子撩拨它,大怒,略一缩身,跳将起来,准备把钟传扑倒。钟传一边灵活跃起闪避,一边挥棍还击。老虎因无隙可乘,又俯伏在地,寻机再攻。钟传也半蹲在地,迎接老虎的进攻。

一会儿,一人一虎又厮打了起来。如此较量了几个回合,钟传手中木棍被老虎拍掉。老虎的两只前爪乘势按到了他的肩上,张开血盆大口就要撕咬钟传。电光火石间,钟传两手紧紧地锁住老虎的脖子,让它无法下口。

如果是一个人,估计立刻就被掐死了。可是老虎脖子那么粗,比人也强壮得多,所以钟传奈何老虎不得。但老虎被捏住了脖子,想要咬人也咬不到,两爪悬空也使不出太大的力。人、虎相持不下,童仆不敢近前,在一旁大喊救命。

钟传的家人们见天色已晚,从家出来接他。走到溪边,见他和老虎对掐,大惊失色拔出佩刀,上前对着老虎乱砍。老虎被活活砍成两截,钟传才幸免于难。

醉酒、木棍这两个梗都被施耐庵用上了,而原文中“额毛圆白”的老虎,到了施耐庵笔下,演变成了“吊睛白额”大虎。

钟传在《新唐书》中有传,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包括《太平广记》在内的这三本书都没说钟传打死老虎,是其他人帮忙才杀死了老虎,可信度反而更高。

真实的钟传,青年时期遭逢王仙芝起义,家乡父老推举他为首领保境安民。他纠合了江西一带的少数民族,依山建寨,自号高安(江西高安)镇抚使,部众最多时达一万余人。

王仙芝的部将柳彦璋攻克抚州(江西抚州),逐走唐朝官吏,此后又转战他地。钟传乘虚入城,给朝廷上书,谎称光复抚州,唐昭宗正式任命他为抚州刺史。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他带兵驱逐了江西最高朝廷命官——观察使高茂卿,占据首府洪州(江西南昌)。

当时天下大乱,藩镇争霸,唐僖宗颠沛流离,自顾不暇,只好承认钟传据有江西的事实,册封他为镇南节度使,不久加赠“中书令(中书省长官,宰相)”荣衔。

几年后,钟传被授予王爵,先赐号“颍川郡王”,后来徙封为“南平王”,前后割据江西二十多年,比武松小小县衙都头可风光多了。

钟传年老时,却对“打虎”一事十分后悔,常以此事告诫几个儿子,说:“你们千万不要效仿我的莽撞!人生处世,所贵的莫过于智慧和谋略。”

参考书目:李昉等《太平广记》司马光等《资治通鉴》欧阳修等《新唐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