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将简要回顾强相互作用研究发展过程中诺贝尔物理学奖等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介绍人类对强相互作用拓展认识的历程及目前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概况。

报告人简介:

邹冰松,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8年受聘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在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RAL)工作,1998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研究员,2012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2—2017年任副所长,主持工作)。

主要从事强子物理研究。提出并主持课题组开拓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开展核子和超子激发态研究的新项目,使我国在重子谱这一世界物质微观结构研究的前沿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预言了隐含重味的五夸克态存在,并得到实验观测支持;系统研究了标量介子谱,为发现和确立多个标量介子做出重要贡献。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大会报告40余次;应邀在国际核物理大会(INPC)、粒子与核国际会议(PANIC)、国际少体物理大会(FB)、强子谱和强子结构国际会议(HADRON)等系列国际会议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成员40余次。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2011、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微粒物理研究所(IFIC)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核物理A》(Nuclear Physics A)的责任主编(Supervisory Editor)。

地点: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思源多功能厅(西301)

时间: 2022年4月1日(星期五)15:00—16:00

主持人: 许甫荣 frxu@pku.edu.cn

现场参会报名方式: 按照现行防疫要求,仅面向符合 北京大学防疫要求、可以参加集体活动 北京大学校内师生 开放现场参会报名(限额50人),请在3月31日(星期四)12:00前提交报名信息(报名链接: https://jinshuju.net/f/kDZixV ),最终报名结果将以短信和邮件通知为准。(温馨提醒:请参会师生注意戴好口罩,并遵守北京大学疫情常态化会议场所防控规定。)

线上参与方式: 北京大学B站、微信视频号、抖音和蔻享学术平台同步直播。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论坛 创办于2020年9月,邀请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学者就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热点问题等做学术演讲,旨在推进高质量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开拓新兴特色方向研究,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优秀青年人才。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