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需要创新,也要有勇气,从幕后走向前台,要敢于展现自我。在演化中,“破圈”逐渐从社会学用语转化为新媒体术语,在传播中具有正向的感情色彩,代表敢于突破圈层、更新生活方式的姿态。如果说“躺平”是无奈的自嘲,“破圈”则代表着纵向生长的力量,团结多方的力量来打破单向度的束缚。比起丧失活力,我们更需要的是破圈生长。

网络热词“破圈”的发生史

文丨温雅红

2023年伊始,一部名叫《中国奇谭》的国产动画片火热出圈,观众在豆瓣为其打出9.6的高分,年轻人纷纷将自己当下的处境代入到人物故事中,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特别是浪浪山那个小猪妖仿佛是当代“打工人”的写照,而它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崇拜又暗合了从小看《西游记》的“90后”的英雄主义情感。《中国奇谭》在掀起热议的同时,也再次让“破圈”一词走到了我们视野的中心。2020年以来,“破圈”频频出现在大众媒体中,如破圈传播、破圈发展,其逐渐从粉丝用语发展为大众词语,指称一种先锋的思维方式。当在众人皆论“破圈”时,其背后代表了怎样的文化现象?本文便从发生学上讨论“破圈”的文化史意义。

“破圈”字面意思是打破圈子,即突破既有的圈层限制,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从属性上讲,“破圈”应是社会学用语。在社会学中,人们可以因兴趣、爱好、社会阶层形成不同的群体,简称“圈层”。圈层文化有个重要特点便是共识性和话题性,可以迅速凝聚力量,形成广泛的传播效应,尤其在青年亚文化中表现典型。圈子文化有优点,也有不足,即容易形成内部循环,阻碍交流和互动。那么,打破圈子则必不可少,只有良好的整合、互动,才能扩大交际圈,向更广阔的空间传播。

“破圈”在新媒体中使用广泛,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下主客体多元交互的产物。在互联网中,主客体可以发生多向联系,产生新的关系,比如网站从资讯平台演化为社会协作平台,进行资源整合。2020年,不少短视频平台转型,爱奇艺、腾讯、优酷都尝试拓宽用户渠道,来吸引流量。原本以二次元宅男宅女为主的小众平台哔哩哔哩向综合型平台转型,先后举办跨年晚会、策划《后浪》系列演讲视频、扩展生活区内容,重视年轻人的需求,给大城市“打工人”以投稿的渠道,以此来扩大用户圈层,吸引流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破圈”其实是传统纸媒日渐失落后,新媒体要突破圈层、扩大用户基数的需要。只有打破圈子,才能进行高度的资源整合。

2022年7月,陈奕迅的《孤勇者》突然成为街头巷尾循环响起的歌曲,还一夜之间成为小学生脍炙人口的歌谣,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可以凭借《孤勇者》和小学生对上暗号,那句“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仿若战斗的号角,激发广泛的情感共鸣,《孤勇者》也成为2022年度首度“破圈”的流行歌曲。《孤勇者》之所以能够破圈,在于歌曲中隐含的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获得了小学生的认同,即使平凡人也可以成为英雄,同时颇具节奏感的旋律利于小学生传颂。歌手陈奕迅对《孤勇者》的“破圈”始料未及,在当下多元化的娱乐环境中,少年和成年人很少能够通过一首歌曲实现情感共鸣。《孤勇者》仿佛是战斗的号角,唤起大众久违的集体主义情感。在这个意义上,“破圈”是改变旧的思维方式,从个体走向大众,焕发新的活力。

在全行业皆言“破圈”时,文化产业的转型显得尤为必要。传统文化或者小众文化只有走出专业领域与大众接触,才能拓展传播的路径,获得更多市场。比如中国古典文化与流行艺术结合,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提高市场关注度;动画电影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取材,以现代艺术形式融合古典诗意,传递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当代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电影探索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获得年轻人的关注;民间地方文艺参加电视综艺,与时俱进。

“破圈”其实是打开思维、放下姿态,将曲高和寡的东西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表达,同时更新传统文艺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同行,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喜爱。2022年11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成功举办,这是文学界首次用盛典的形式举办颁奖典礼,实现了文学与文艺联动,获得了社会高度关注,更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

“破圈”需要创新,也要有勇气,从幕后走向前台,要敢于展现自我。在演化中,“破圈”逐渐从社会学用语转化为新媒体术语,在传播中具有正向的感情色彩,代表敢于突破圈层、更新生活方式的姿态。不仅小众文艺要破圈,大众文艺也要破圈,中年人要破圈,青年人也要破圈。当下青年应当打破自我的束缚,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社会,向外寻找生机。如果说“躺平”是无奈的自嘲,“破圈”则代表着纵向生长的力量,团结多方的力量来打破单向度的束缚。比起丧失活力,我们更需要的是破圈生长。

微信编辑:吕漪萌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