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文学( 6 项):

1. 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

相传, 2600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萧史善吹箫,能以箫作鸾凤之音。秦穆公女儿弄玉也好吹箫,穆公就将她嫁给萧史,并建凤台给他们居住。萧史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余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夫妻坐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天清晨,萧史乘龙,弄玉乘凤,升天而去。

“吹箫引凤”的故事流传久远,从古至今,屡见于文字。传说的发源地萧峰,即因萧史在此吹箫引凤而得名,古为西山山脉第一高峰,位于新建县内。峰上现有凤台仙府废墟,即萧坛。坛前有宋代灭蝗石臼;峰东麓有新庵里石刻,多为宋元之作;峰顶有明代王宗沐的“振衣千仞”、“钓台”石刻和“吹箫坪”等。古人乐于到此朝拜与游览,更有附近民众,每年春节至元宵扎制灯彩、抬仙人塑像,载歌载舞至萧峰凤台仙府朝拜奉祀。相关记载颇为丰富。

萧史弄玉的美丽动人爱情传说历久不衰。源于该传说而衍生的成语“乘龙快婿”、“龙凤呈祥”已成为中华传统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此传说影响的民风民俗,不仅局限于传说发生地,而且作为民族文化精华的一部分蔓延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中。

2. 浴仙池民间 传说

浴仙池民间传说是一个民间口传文学,它始载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浴仙池民间传说最初的记叙是有“毛衣女”在古豫章的池塘出现,有一男子窃其羽衣而藏之,失衣的“毛衣女”因此不能飞离而嫁与凡间的男子,继而生儿育女,后因藏衣处被其子女发现,“毛衣女”重着羽衣率其子女飞离凡间。这一传说在敦煌出土的同名文献《搜神记》中再次述说,故事情节有所细化,始终不变的是豫章地名和“解羽入池”、窃衣相爱“的情节。这一民间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演绎,成了《天仙配》、《七仙女下凡》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元素,俄罗斯的《天鹅湖》和日本的《夕鹤》亦与这一故事传说有关。《羽衣仙女》故事是南昌民间故事的一个代表,是赣文化的一个典型标本,它不仅在我国各民族中大量流行,在世界上,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也广泛流传。

浴仙池就是现在的洗马池,是东晋文学家干宝所著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七仙女下凡”爱情传说发祥地,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牛郎织女凄美而动人爱情流传千年,而这一著名故事据专家考证是从“羽衣仙女”的故事发展而来传说,《羽衣仙女》的传说发祥于南昌,南昌浴仙池是“羽衣仙女”沐浴的池,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

浴仙池民间传说(羽衣仙女)是南昌民间故事的一个代表,是赣文化的一个典型标本,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它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过深远影响,并以其优美的故事叙述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保持着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3. 洪崖传说

乐神洪崖的故事和传说起源于南昌湾里区,千百年来,这些故事代辈流传,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其故事已经出现于不少书记和史籍,在全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据文献记载,中国音乐鼻祖的皇帝乐臣洪崖先生,于远古时期就在江西省南昌地区的梅岭掘井(又名红崖丹井)修炼并创制音律,又断竹而吹,以为黄钟之管。又按黄钟的律调,以管的长短,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创制了十二音阶。今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北面梅岭乌晶源港溪涧还保存着洪崖创制音律的遗址——洪崖丹井,这里便是中国古典音律的发源地。

进行乐神洪崖的整体研究,对传承湾里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乐神洪崖的故事和传说进行搜集整理传承保护,是对湾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体现,是对赣文化的最好贡献。

4. 滕王阁传说

滕王阁,中国古典建筑的巅峰代表之作,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为南方现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并留下了《马当神风》《盛宴神笔》《子安化鸥》等千古流传的传说。

5 、绳金塔传说

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间 ( 公元 904-907 ) ,相传,建塔前有位异僧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 ( 分别刻有 " 驱风 " " 镇火 " " 降蛟 " 字样 ) 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绳金塔的传说,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内容丰富,有人物传说,如:欧阳修登塔作诗;拖雷擒贼:朱元璋留字;乾隆微服私访绳金塔等等。这些传说表现出了人们对杰出人物的景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地方风物传说,如:掘宝建塔;塔对联姻传说;塔寺神医传说;塔结皇亲等等,这些传说运用奇妙的思想,超自然的想象,神奇变幻的手法,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抒发了人们的生活理想,歌颂了忠贞爱情和人间真情。

6 、佑民寺传说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初称大佛寺,是南昌唯一幸存并保留至今的寺庙。佑民寺几经兴败修复七次,朝代数易其名,均有佛门高僧、朝廷达官,社会名流为寺赋诗、选场、重游,增加了佑民寺的传奇色彩,产生了许多传说故事,在民间演绎流传,不断丰富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建寺传说,有《豫章王建寺镇蛟龙》《姚国美与佑民寺》;二是历史名人传说,包括皇帝、朝廷、巡抚、布政、高僧等与佑民寺的传说,如《朱元璋能仁寺赋诗》;三是与战争军事相关的传说,佑民寺多次于战火,屡驻军队,给人民带来首期的传说;四是佛界文人辈出,诗僧、画僧、书僧辈出,传说有(张朝磷与藏经贮宝图)《奏承恩陈预与佛铜像》等;五是抑恶扬善,鞭鞑贪婪,歌颂真善美的传说,例《锯不完的铜像》《寺门萌誓》;六是马祖道一创建洪洲道场,倡导“即心即佛”传说,如《马祖道一悟道》等;七是民间习俗传说,如《南昌人正月初一佑民寺祈福》反映南昌人民祈福平安,驱逐灾害、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二、 传统音乐( 11 项)

7 、二塘长工山歌

长工山歌发源于进贤县二塘乡,并在二塘乡各个村落中传唱。其历史渊源,迄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始终。它是古时长工在田野山头等地劳动时哼唱的一种歌曲,控诉了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压迫,表现了长工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长工山歌的原生形态是用二塘乡方言口头传唱曲目。作品以月令为线索,根据全年不同月份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用诗的语言表达,以叙事方式吟唱。可清唱,也可器乐伴奏演唱。其唱调兼有山歌和本地彩茶灯戏曲的特点,音韵和谐,旋律优美。唱词七字为一句,讲究押韵,念起来顺口,唱起来如果兼有喉音和鼻音,尤为好听。

长工山歌原始唱者无文字典籍记载,在历朝历代的长工口头互相传唱过程中,内容和唱调略有变化。

2006 年,中央电视台《千年古县》剧组来到进贤县拍摄,把二塘的长工山歌和泼蛇灯作为进贤千年古县的首要特色,推向全国。

8 、安义唢呐

据史料记载,安义唢呐最早出现在清朝初期安义黄洲廖庄村,后逐渐传播到全县各地和周边县市。

安义唢呐吹奏时把民间打击乐器和弦乐联成一体,形成一支完整的民间吹打队伍,最为齐全的每付唢呐有大小唢呐各 2 只、长号 2 只、大、小堂鼓、大、小锣、大、小钗各 1 只,同时配上曲板、云锣、竹笛、二胡、四胡、板胡等,在吹奏中,既突出了唢呐高亢的旋律,又体现出打击乐和弦乐悦耳动听的音调。

安义唢呐吹奏的曲牌和配器有整套严格规定:喜庆时就吹奏《高腔》、《小汉》、《洗马》、《小桃红》、《闹扬州》、《七连翻》、《一字调》、《九连翻》、《满堂红》、《红绣鞋》、《白牡丹》、《朝天子》、《打底功夫》、《送郎》、《十送》等,吹奏时配上节奏明快的小堂鼓、小钗、碰铃、云锣、以制造热闹气氛,给人以欢快、祥和、幸福之感。悲哀时则吹奏《上岗台》、《打骨牌》、《老背少》、《孟姜女》、《哭皇天》、《怀胎》等,吹奏时配上小锣、大鼓、制造深沉、缓慢的气氛,给人以痛切、肝肠欲断的情调。随着年代的推进和艺人的演绎,唢呐吹奏有了巨大变化和发展。吹奏时还可以发出抖音、打音、颤音和装饰音,形式上增添了轮奏、变奏技法;曲牌增加到 60 多个。

1999 年,安义县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之乡”。

9 、胡华锣鼓十八番

锣鼓十八番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明代中后期开始在南昌县广为流传。迄今,该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番。其曲牌众多,打法独特,气氛热烈,表演丰富。形式多样。既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歌舞伴奏,是南昌县地区欢度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世代家族相传演奏技艺。

十八番锣鼓乐队演奏排列方式主要分坐场与走场两种。通常以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云锣七件为一套;每一个曲调叫一个“牌子”,或一个“番子”。依据所用乐器不同,又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清锣鼓”;增加了二胡、草胡、中阮、三弦、笙、唢呐等演奏的称“丝竹锣鼓”。

锣鼓十八番植根于乡土文化之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经过数百年的沿革,从简单的器乐敲击到成为曲调较完整、特色鲜明的器乐套曲,凝结了劳动民众的智慧。其表演简朴无华,活泼生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存比较流行的曲牌有“喜笑颜开”、“细雨点花”等,对研究明清及近代民间音乐文化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10 、新建得胜鼓

新建“得胜鼓”原名长寿鼓,寓樟树四季常青之意,起始于无末明初,盛行于清代。早期是以一种宗族礼器出现。平日将鼓置祖祠供奉,到年节祭祀活动时,村民将鼓从祠堂请出,由族长击鼓为号,聚众祭拜祖先。因其鼓场激越洪亮,后被军中仿制应用,起到“振奋士气”的功效。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十八年,朱元璋大获全胜,当上了帝王,便将长寿鼓改名为“得胜鼓”。

得胜鼓取百年以上老樟树为鼓身,截其一段,镂空树心,以整张黄牛皮为鼓面绷制而成。形体分为立形鼓和卧式鼓。每只大鼓需匹配一套响铜打击乐器,阵容和规模较大的得胜鼓演奏活动,相关陪衬或配套人员达百余人。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和创新发展,得胜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独特的鼓点,近代又引进了戏曲鼓点内容,轻、重、缓、急,层次分明。闻其声,或如暴风骤雨,或如万马奔腾,或如兵戈交错,或如万众欢腾,煞是撼人心魄。其制作独特、鼓点丰富、声势浩大、阵容壮观,与北方“感风锣鼓”齐名,素有“北锣南鼓”之称。

新建得胜鼓以其绵绵的生命力,跨越时空,延续至今,成为新建县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以此为代表的鼓点文化正深入民众而喜闻乐见。

11 、朝阳洲木排号子

朝阳洲木排号子是古时及近代南昌朝阳洲地区的放排木工在江河中运送木排时,为消除疲劳、调节呼吸、统一行动、释放身体重负的压力,由简单的吆喝或呼号,传唱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千百年来,在抚河、赣江、长江流域一带广为流传。

朝阳洲木排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分扎排、抬木料、拉缆子时的号子。较早时期调子较单一,大多是“咳唷”、“吭唷”、“哟啊”、“嗨嗬”之类的虚词,在长期的演变中,发展成民间劳动歌曲、小调的形式。曲调高亢激昂,节奏沉稳有力,旋律变化多样,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呼喊号令,还表现了劳动过程中的思想感情、生活情态和风俗特征,具有浓厚的赣文化地方特色。其唱词简洁明快,语言活泼诙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其形式,一般是一人领唱众人附和,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

朝阳洲木排号子属典型的原生态民歌,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又相碰撞而产生的艺术之花,有着浓厚赣文化地域特色,对研究民族文化及民族音乐发展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码头文化的珍贵史料,对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传统音东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2 、南昌民谣

南昌民谣包括民间歌曲和民间谣谚,是指流行于南昌地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创造的、在民间口耳长久流传的歌曲和谣谚,是中华传统民谣体系中的一部分。

南昌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产生南昌民谣的丰富源泉。南昌民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们广阔的社会生活,寄托和表达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南昌民谣按体裁分主要有:山歌、劳动号子、风俗歌、小调、灯歌、爱情歌谣、生活歌谣、礼仪歌谣、时政歌谣、儿童歌谣等十来种民谣;从曲式结构上看也比较多样,有二句式、四句式、五句式,以四句式为多;从曲调上看,南昌民谣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悠扬的水乡风味,主要突出南昌采茶调与山歌风味相结合的音调特点;从调式上看,南昌民谣常运用五声调式,其中以徵、羽为多,其次是商、宫调式。有少部分民歌出现了调式交替,还有少数民歌出现转调。

南昌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倾诉个人的喜怒哀乐,倾诉人生的悲欢离合,倾诉民族兴亡盛衰的民谣。具有多姿多彩的人文历史面貌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使用南昌方言及地方音乐形式,具有南昌本土语言特色,比兴手法的使用是中国民歌的传统特色,也很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

南昌传统民谣是南昌传统社会、文化、习俗的真实写照,是南昌历史文化的“有声历书”,它构成了南昌传统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主体,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南昌人民的生产、生活及风俗等社会风貌,体现着南昌人民的性格特征,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丰厚的审美容量,凝聚了南昌历史文化优秀遗产中的精华,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13 、湾里花抄锣鼓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上板村曹家自然村有一民间风俗独具特色。每年元宵佳节,祖国各地都有敲锣打鼓庆祝丰年的一种传统习俗,但罗亭镇上曹家自然村的“花抄锣鼓”却独具一格,有着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

“花抄锣鼓”是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一种民间传统音乐,它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幸福安康的一种向往和祈求。上坂曹家自然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南昌市西北郊的梅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村里以农业田耗为主,村民勤劳善作,民风纯朴,尤为敬仰关帝神。每逢元宵,村民袭延祖先遗俗,每家每户都自愿聚集在村里的晒场,村里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举着龙灯,敲打着他们自己祖先传承下来的“花抄锣鼓”,轮流到村中各家拜年祈福,其场成庄严、宏大、热烈、扬势磅礴,锣鼓声伴随着村民的欢声笑语声刺破寂静的长夜,此起彼伏的鼓声预示着来年家家户户的吉祥、平安。祝愿全村邻里和和睦睦,户户平平安安,其场面宏大、热闹、乡俗浓郁,深受乡间群众喜爱。

14 、塘南贺郎歌

塘南贺郎歌流传于南昌地区乡村,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末年就在塘南镇柘林街流传。据塘南贺郎歌第十四代传承人李寿印介绍,塘南贺郎歌自其祖先宋朝末年在此定居开始就有了,世代家族相传,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演奏技艺。是举办婚庆礼仪、洞房花烛之夜必备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塘南贺郎歌多为一人领歌,众人喝彩,并有唢呐伴奏。以唱两首贺郎歌吹奏两首唢呐伴奏音乐交替进行为表演形式。贺郎歌的曲调固定,但是歌词却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这些优美欢快的曲调都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财富和知识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5 、进贤民歌

一、题材广泛

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体裁上可分为号子、山歌、灯歌、小调、号子、儿歌、风俗歌、生活音调等七种类型。

二、即兴即时演唱

人们可随时随地随人,见事生情,随口唱来。

、韵律优美,朗朗爽口

歌词的格式主要为二句式、四句式和五句式,多以排比句。音列有二音列、三音列、四音列和五音列。

进贤民间歌曲,以其优秀的文化历史、优美动人的旋律以及江南丘陵水乡的特色,口口相传,世代延绵。它群众基础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根植于当地土壤,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真实地再现了本地的民生习俗和文化传承 , 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16 、西湖得胜鼓

南昌得胜鼓,又名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分布于南昌市进贤门外绳金塔、桃花镇一带,起源可上溯自上古时期,现今可考的历史有 200 多年。其章节曲牌众多,打法多样变换,气氛热烈而又委婉,表现力丰富,为南昌地域独有。既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舞蹈伴奏,是全国各类民间鼓艺中一种 高雅 的艺术表演形式。

南昌得胜鼓属于 清锣鼓 只用打击乐器演奏,配置通常以长筒牛皮鼓、铜锣、钹、铛等组成,其传统的锣鼓演奏章节由 龙抬头 ”“ 龙腾 ”“ 冲头 ”“ 回龙 ”“ 龙唤气 ”“ 龙翻身 ”“ 龙点水 ”“ 龙伏击 等十八个 翻子 组成,故又称 锣鼓十八翻 ,成为民间定型的锣鼓经。在演奏时,按照传统的锣鼓经演奏,鼓手以鼓扦指挥和控制,运用慢拍、中拍、快拍、急拍等,通过巧妙的连接,多番转换,组成变化无穷、连续不断、韵味无穷的 十八番

17 、江西古琴艺术

古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琴棋书画之首,八音之尊。江西古琴是一门古老的七弦琴弹拨演奏艺术,发源于江西南昌地区。我国首部古琴谱《神奇秘谱》就出自江西明代朱权之手(朱耷先祖 ) ,至今有 500 余年历史。

明代朱权时期的江西古琴雅正平和,经过百年的变化,影响了虞山派,最终发展到广陵派的刚柔相济、跌宕起伏,到广陵梅氏的声韵并茂、绚丽细腻,可谓中国古琴艺术的主线,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文化研究价值。明朝后期江西古琴艺术逐步衰落,至清朝渐至衰败,近代江西虽不乏古琴大家,如清末民初彭祉卿先生,江西庐陵人。查阜西先生,江西修水人。这些江西大师无任何传承,导致江西古琴艺术断层后继乏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在国家双百方针的支持引导下,我国的古琴艺术开始复兴。江西作为《神奇秘谱》的发源地虽起步较晚,但厚积薄发。 2000 年,古琴大师徐永先生来到江西传授古琴技艺,他是中国古琴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先生入室弟子。已故梅先生江西湖口人,一生心系江西古琴。徐永先生来南昌授琴解惑,完成梅先生振兴江西古琴的心愿,培养了朱瑛、王鲁华、赵梦瑶等一批优秀古琴家。

朱瑛,字海月,江西南昌人,徐永先生入室弟子、广陵派第十三代传人、“江西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海月不仅将广陵派刚柔相济、跌宕起伏、声韵并茂、绮丽细腻、下指无痕、过弦无迹的技法把握好,且能根据《神奇秘谱》重意不重形的理念和自己学习的心得,总结一套易掌握短期即可入门的教学方法,并把所学的技法用于江西古琴艺术的传承实践,用古琴弹奏红歌“十送红军”等并用于教学中。

三、传统舞蹈( 9 项)

18 、二塘泼蛇灯

二塘泼蛇灯是流传于进贤县二塘地区的一种民间灯彩。清末同治年间(公元 1865 年)由厚源村文有成、文玉成兄弟始创,至今已有 140 多年的历史。“泼蛇灯”为两人表演,一人执头,一人执尾。既有龙灯舞翻、滚、盘绕的特点,又糅合了手摇狮的技法,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如称作“上梁”的一组动作,要在高桌上表演,这是一般龙灯舞所没有的动作。因其造型上无角无须,不像龙而似蛇,加之舞动灵巧活泼,故得名为泼蛇灯。时至宣统年间,民间艺人进一步对该灯彩加以改进,添置香盏,舞动起来星光点点,煞是好看。民国年间,竹篾匠文成美,表演艺人文维生、文曙生再次对泼蛇灯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泼蛇灯由于篾扎而富有弹性,扭动更显灵活自如,并配有锣鼓、喇叭、唢呐伴音,视听效果更佳。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形成了今天具有独特风格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民间灯彩艺术。

二塘泼蛇灯主要流传于本乡本土的各村落。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流传至梅庄、钟陵、民和等乡镇,远及余干、东乡两县的部分农村。 2008 年二塘“泼蛇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荣获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演出“金穗奖”。

19 、李渡车仂灯

李渡车仂灯起源于元末明初,有近千年历史。当时是以一种作龙灯陪衬的形式,跟在龙灯后面,听从龙灯的鼓点节奏指挥。到了明末清初,才有自己独特的锣鼓点子。乾隆年间车仂灯才基本和龙灯分离,形成完整的车仂灯灯彩艺术,逢年过节单独游街表演。清末民初,以周冬和为代表的一批老艺人将车仂灯搬上舞台,配有以抚州采茶戏为基调的音乐,容李渡民间小调为一体,自创一套《车仂灯》乐谱。

李渡车仂灯的独特之处在于道具上以古式独轮车为原型,车身经过精心制作,配上假腿,中间站一女士,后面男士推车,女士随男士动作和谐配合,载歌载舞,惟妙惟肖。它可配合龙灯表演,也可不按台词配乐单独表演,边走边演,触景生情、随意发挥。

进入新世纪以来,李渡的民间艺术家们将古老的车仂灯发扬光大,精心创作,把一批优秀的灯彩节目搬上了省、市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 2006 年,李渡车仂灯代表南昌市赴京参加全国第四次社区文艺展演。

20 、青山湖双龙戏珠

双龙戏珠发源于塘山镇塘山村。在明末清初时,他们就用油纸扎龙,后又改进为板凳龙。清光绪年间,又发展成布龙和节龙。

1985 年后,塘山镇塘山村和湖坊镇进顺村龙灯队,在塘山村村民表演的龙舞龙戏珠的基础上改进创编成青山湖双龙戏珠。从 9 节小龙增加到 36 节巨龙,并配有幡旗, 1 人龙珠 2 人,水族姑娘 16 人。由原来的十几套组合动作,发展到三十六套组合动作。从 8 字花、盘龙、滚龙简易动作延伸到卧龙飞腾、直躺耍龙、摇船舞龙、螺旋跳龙、高塔盘龙等高难动作。整个表演过程在高亢的打击乐声中进行,珠引龙出,水随龙行,动作有快有慢,有强有弱,表演内容重点突出龙戏珠,围绕“戏”字做文章,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并通过龙戏珠的主题,展示龙的神韵、龙的欢乐、龙的威武,达到艺术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的艺术效果。

1985 年塘山村传统表演的龙戏珠曾在中央电视台春节专题节目中向全国人民进行表演。青山湖双龙戏珠多次代表省、市文化部门参加国内外文艺庆典、交流活动,履获殊荣,为青山湖区 1992 年荣获江西省文化厅命名“灯彩之乡”和 2003 年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灯彩)作出了重大贡献。

21 、北刘轿舞

北刘轿舞源于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胡家村北刘村小组,在清康熙年间为祈福安康抬菩萨轿子的一种仪式。民国初,抬轿的动作、程序基本固定,形成了轿舞的雏形。上世纪 50 年代,又在两乘轿子的基础上添加了 1 条龙灯相随。至今,每逢春节至元宵这些日子,村民们就组织几十人的表演队伍,一路上男轿领头,女轿居中,龙灯煞尾。轿翻转,龙飞舞,爆竹响,锣鼓振,给节日增添许多欢快气氛。

北刘轿舞,每轿抬者四人,主要由“闪轿”“磨轿”“翻轿”三组动作组成。其中“闪轿”为最基本的动作,行进时全程使用,做“磨轿”或是“翻轿”时也要先用“闪轿”为预备动作。而“翻矫”则是将轿舞表演推向高潮的动作。北刘轿舞与龙灯一道表演时,设一人指挥,根据场地和表演者的劳逸情况,发出各种口哨命令指挥男轿、女轿及龙灯的表演,使之 3 队之间协调并顺利地推向高潮。

北刘轿舞,以生动形象的表演形式,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北刘村的村民中广为流传。轿舞是全村青壮男人都要参加的活动,深为北刘村的村民所喜爱。

22 、上板关公灯

关公灯的起源距今有五百多年,它的来由传说有二:其一,曹操与关公私交很深,因关公曾被曹操俘获,曹操敬重关公的本领和为人,赐以黄金美女高官厚禄,以收买其心。但关公后得知义兄刘备下落,便封金挂印不辞而别。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落荒华容道,遇关公提刀勒马挡道。关公念及前情,不顾与军师孔明立下的军令状,毅然放走曹操。曹操及其后代对关公感恩戴德,制作了“关公灯”。其二,有年大旱,赤地千里,稻田龟裂,眼看收成无望,曹氏祖先带领族人到关帝庙求雨。第二天,果然天降大雨,禾苗得救,获得丰收,因此,曹氏家族扎此灯还愿,并将此灯取名为“关公灯”。

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上板村曹家自然村的关公灯独具一格,它做工精细,造型别致,而且有一特殊的名字:叫“关公”龙。所谓“关公”龙,即是为纪念关公而设置的彩灯。它由型如“丰”字灯头、灯尾和一条条长 1.5 米、宽 0.15 米,上面插着三盏多棱角大灯笼的板凳组成。当地人称一条板凳为一桥,桥数越多龙身越长,表演人数繁多,以庄重、热烈、气势宏大而闻名。

上板曹家自然村每逢元宵佳节,村民袭延祖先遗训,制作“关公灯”,每户人家自觉接上一桥,每一桥的一切开支都由自己负责,而龙头、龙尾则由村里承担。出灯时,龙头、龙尾由村里长老或有威望的村民撑持,前后、左右则有几个身体健壮的青年护灯。在出灯的整个过程中,有鼓乐相伴,轮流到村中各家拜年祈福,祝愿全村邻里和和睦睦,户户平平安安;感激关帝对曹氏家族的深厚恩德。其场面热闹,乡俗浓郁,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

23 、城南龙灯

城南舞龙灯的历史悠久。自城南史家村由先人本达公开基创建以来, 700 多年,一直保持制龙、舞龙的风俗习惯。

城南最早舞的是板凳龙,桥灯由数百条板凳相连,每条板凳上都扎着两盏可点蜡烛的花灯,花灯上贴有人物、鸟兽、花草、树木等剪纸图案,整个桥灯可分可合,连接形成几百米的长龙,气势恢宏。上世纪 80 年代后,为使龙灯更适于现代社会生活需求,史有青、史克滨父子在吸收传统扎制龙灯技艺的基础上,首创以泡沫海绵制作龙头、龙鳍,辅以彩绘,再用竹木做龙骨、用绸布制作龙衣,使龙的形象更加丰满逼真,色彩更加鲜艳靓丽,整龙更轻便灵动,易于老、中、青、幼各个年龄层舞动表演。作品一经面世,好评如潮,全国各地民间艺人争相效仿,轰动一时。

城南龙灯制作技艺的传承创新为古老的民俗带来了全新的活力,舞龙也褪去了家族的色彩而成为人人都能参与的欢庆活动。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城南龙灯开始成为江西代表队首选舞龙道具,并在国内外灯彩赛事中屡获大奖。如今,城南龙灯不仅是南昌乡土文化的一个亮点,而且还飘洋过海,传播到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外文化友谊交流的桥梁。

24 、罗家狮舞

罗家狮舞是流传于进贤县温圳地区的一种民间灯彩。清末道光年间,由本村习武艺人罗享樟始创,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温圳辖区内的罗家、岭里、岗常、山下等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流传至泉岭、架桥、云桥、凤岑等周边乡镇,远及南昌、丰城、万年、九江等地的乡镇。

罗家狮舞分文狮与“武狮”,又称罗家“双狮舞”。狮舞为两人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分别由拳术、大刀、双刀、棍术者引领而上,既有龙灯舞的翻、滚,又有狮舞的跳跃、攀高、惊险。在表演上,“文狮”着重于表情,动作细腻、诙谐、轻松、洒脱。“武狮”着重于武功技巧,动作威武、凶猛、惊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艺人们不断的加工、创新,又增加了“徒手破狮”“大刀破狮”、“三节鞭破狮”、“狮子上二层方桌”等程序。加之又配有走场、巧妙地把“舞”与“武”完美结合起来,武术的刚劲与洒脱和狮舞的细腻、诙谐、威武,增强了观赏性,使整个表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罗家狮舞是不同于我国著名南狮、北狮的又一流派,是进贤县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对当地的民间武术、舞蹈、音乐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更是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宝贵精神财富。

25 、梅庄花棍

梅庄花棍又称“打莲花”,起源于元代,是流传在进贤县梅庄镇、二塘乡、南台乡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

最早的“花棍”采用池塘中的带花莲杆,作祭典、迎神之用,后经民间艺人革新,改用带节鞭的小山竹棍,两头串挂数枚铜钱,再配以红色麻线穗须,并将“花棍”表演加入茶灯舞,形成一种别具特色“花棍舞”,广泛应用于各种喜庆活动之中。“花棍舞”分为单人花棍、双人花棍和集体花棍。单人花棍由一武生扮相者表演,其动作复杂多变,洒脱朴实,刚柔并举的武技功夫,令人赏心悦目。双人花棍由男(小生)女(小旦)扮演,分出场、对打、选型三个程序,边敲边唱,动作诙谐,充满乡野情趣。集体花棍人数不限,众人依一定队形排列,舞随乐起,讲究整齐划一,夹带长吼短令,昂扬激烈,蔚为壮观。音乐上,采用民间茶灯小调,加上锣鼓、二胡、喇叭等伴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梅庄花棍,历史久远,乡土气息浓郁。经过数百年的延伸承传,形成了独特艺术魅力,至今活跃在村镇,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6 塔城板灯龙

塔城“板灯龙”是人们在节日和农闲时所进行的一种表演,其历史可谓久远。塔城板灯龙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宏大、场面壮观、阵容齐整、形式完备的民间传统舞蹈。

南昌县塔城乡北洲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长期的水上生活使他们强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侵袭,加上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当地百姓逐渐形成原始的对龙的图腾崇拜,民间有“一条破船两只桨,水中求生靠龙王”的说法。村民在河边修建龙王庙,世代供奉龙王,企盼风调雨顺,生活平安幸福。而舞板灯龙就源于村民对龙王的崇拜。

每年正月初七日落夜幕时分,板灯龙的主持人,一般为村里有威望的长者,带领一批人来到龙王庙,请出被精心装饰过的龙头和龙尾,放置在村子中央的中心空场上,然后每家每户按照确定好的顺序接上各自准备好的板灯,拼成总共有四百多节,总长约 600 多米的板灯龙。龙头龙尾有竹条编制框架,表面以各色彩纸装饰,龙眼由手电筒做成,而每条板凳上插四个彩灯,每个灯内点燃一只份量约三两的红烛。板灯龙合体完成之后,随着三声炮响,板灯龙巡游这时开始,长龙首先顺着北洲村的外围环行一圈,寓意神龙护体,然后按照预定好的路线走遍全村的各家各户及每个角落。家家户户点灯燃烛放鞭炮迎接。龙队经过东岳庙时,龙头向庙神行礼之后,围观的群众便可抢摘龙须,寓意发子发孙,富贵荣华。巡游结束后,来到位于整个村落的中心空场上,进行盘龙圈灯表演。舞板灯龙动作有 " 长龙穿花 " " 金蝉脱壳 " " 火龙盘身 " 等。舞龙结束后,龙头龙尾由主持人送往龙王庙,而各家则举着自家的板灯迅速跑回家中,等候的家人摆香案放鞭炮迎接,然后将四个未燃尽的红烛分别放置在阁楼、厅堂、卧房和厨房中,以求来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塔城板灯龙源于对龙的图腾崇拜,这对于后人研究北洲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发掘传统渔猎文明有重要价值。

三、 传统戏剧( 2 项)

27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江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灯戏”、“三角班”,源起赣南采茶戏流传至南昌地区后,融合南昌地区方言和民间曲调而成,距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新建、安义、进贤、奉新等县,影响遍及全省大部分地区。

南昌采茶戏发脉于载歌载舞的采茶灯,其音乐及唱腔以茶歌为基调,在融汇了其他一些民间小调及其他剧种的唱腔和锣鼓点后,经过不断创新,逐渐完成了由简单到完整、由民歌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转变,塑造了本剧种独有的音乐形象。

南昌采茶戏最早称为“采茶歌”,于明朝中后期形成于南昌县滨湖地区,它是南昌采茶戏的雏形。清末翟金生曾写过《豫章景物竹枝词》四十首,其中有首记载了南昌采茶戏:“二月街头唱采茶,村童扮作髻双丫。土音方语无腔调,笑煞吴姬与楚娃。”由最初的“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歌联唱”到“灯带戏”,再由清朝同治年间的“三角班”发展为“半班”,一直到 1953 年被正式命名为南昌采茶戏,经历了 300 多年的发展历史。

南昌采茶戏的唱腔,大多数来自民间,以纯正的南昌话为语言标准。男女分腔,都用本嗓,唱腔曲调共有四十八调。角色体制分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九个行当。使用的乐器,有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三种。传统剧目的服装,基本上都以明代衣冠为归依。

南昌采茶戏的历史悠久,戏曲剧目众多。代表剧目有《方卿戏姑》、《金莲送茶》、《渔网会母》、《蔡鸣凤辞店》、《状元与乞丐》、《贤德记》、《磨难记》、《画图记》、《排环记》、《恩仇记》、《麻风女》、《三女图》、《莲花庵》、《秦香莲》、《卖水记》、《七姐下凡》、《南瓜记》、《四姐下凡》、《落店换妻》等二十余部传统剧目。经过数百年的演绎发展,南昌采茶戏形成了语言通俗质朴,唱腔婉转清越,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南昌采茶戏对于研究明清戏剧文化和历史文化等有着很高的价值,对丰富和完善江西乃至中国戏曲史,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艺术交流,向世界传播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和智慧才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8 、新建采茶下河调

新建采茶戏历史较为久远,最初由新建道情戏和灯戏发端,明代著名昆曲艺术大师魏良辅对新建县采茶戏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他 糅合 北曲的长处,融合了弋阳腔和昆曲海盐腔以及民间茶歌的唱腔特性,对南曲进行整理创新,培育出一种委婉动听的“水蘑腔”。即采茶戏原始唱腔“下河调”,开始成为民间采茶“三脚班”的初始唱腔长调特点。“三脚班”以二旦一丑为班底角色,配以鼓板、锣、钗及管弦(二胡等),到清乾隆中期,“三脚班”的雏形已经完全具备,生、旦、丑的行当划分开始显现,到清朝道光年间,民间的采茶班艺人和小型的民间采茶戏剧演出团队便在各地游走传唱,并在原“生、旦、丑”角色定位的同时,逐渐增加了老生、花脸、老旦等行当。称为早期的本调“下河调”。

四、 曲艺( 5 项)

29 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

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以南昌方言俚语为表演语言,以民间风俗情趣为表演内容,轻松活泼,贴近百姓,是独具特色的南昌语言表演艺术。

筱贵林 , 本名万笑铃( 1915 年— 1986 年),艺名筱贵林,是南昌民间文化史上著名的滑稽评书艺人。筱贵林从小擅长说笑话、讲故事, 1937 年跟随河南坠子老艺人郭少春“摆场子”学说唱技艺。 1942 年被流落在赣的上海滑稽说唱艺人筱福林(真名陈国庆)收为徒,并赐艺名“筱贵林”,从此他由说唱改为滑稽表演。 1950 年随师父赴上海,在上海大世界与师父搭挡演出滑稽说唱和独脚戏。 1952 年重返南昌从事滑稽笑话、单口相声表演,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皮匠招亲》等。他经常深入到工厂、矿区、农村和街头巷尾为群众演出,他的滑稽笑话表演有很深的造诣,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艺术影响力遍及闽、浙、赣和云、贵、川以及上海等省、市,也引起了曲艺界的重视和赞扬,至今,他讲述的民间故事在江西民间仍广泛流传。

30 、李渡道情

李渡道情是一种民间曲艺,起源于唐末,成形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分布在进贤县李渡镇和所辖的各个村落,涉及周边乡镇,有千余年历史。

道情最早为穷人乞讨用的一种方式,上门乞讨时一边敲击竹筒一边说唱几句顺口溜式的好听话,还顺用于驱赶狗。到了宋元时期,李渡的民间艺人由此受到启发,把竹筒的筒口蒙上蛇皮或猪尿泡,自编台词,自创小调,将其移植至镇上的茶楼酒馆里表演,“李渡道情”于是正式定型。由于形式新颖,唱词多反映乡风民情,深受顾客欢迎。李渡道情主要表演形式:一是单人道情,由一人持道情坐着边打边说唱,不受场地限制,机动灵活,无固定剧本,喜欢听什么便唱什么;二是多人道情,一般为四男四女,有固定的剧本和音乐,边说边唱边表演,效果更佳;三是舞台表演,根据剧本选定演员人数、性别、服装,用载歌载舞形式,按规程式说唱表演。

李渡道情”是千年古镇李家渡的优秀传统文化,富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地域色彩。其说、唱、逗、笑,诙谐、幽默,风格鲜明,已深深地扎根于李渡民众之中。

31 、南昌清音

南昌清音是江西民间曲艺的一个门类,以唱为主,说为辅。起源于南昌市,流行于南昌市、南昌、新建两县及宜春、上饶、吉安和景德镇等地市,足迹远抵毗邻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的众多乡镇。其生发源头可追溯到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盛行于清代嘉庆初期,距今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南昌清音的表演,一般为女演员自敲板鼓,独唱为主,人物增多时,则由伴奏者唱某种角色。演唱形式分坐唱、走唱、站唱三种。乐器为扬琴、笛子、琵琶、二胡、三弦和扁鼓。演唱曲目 60 余种,音乐以江南民间小曲为主,文南词为辅,说词和唱时用的是南昌官话,上韵上板,叙事抒情,灵活自然,风格多样,声音甜美。说唱内容,多反映每一个时代的重大事件和民众生活故事,与民风民俗紧密相联,数百年来深深地影响各界民众的道德、思想和审美情趣,也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娱乐享受。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对南昌清音进行整理和改革,创作了一批新曲目,发展和丰富了表演形式,根据曲目、角色需要,还增加了男演员演唱,从而形成南昌特有而精彩的曲艺曲种风格和艺术魅力。

32 、南昌道情

南昌道情,据艺人口述传说,最早源于明代柳敬亭,距今已有 300 多年,盛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南昌城区及新建、南昌、安义等周边县乡。

南昌道情多由一人坐唱为主,曲调结构基本是由:引子、叙板、鼓类的结束句等三部分组成。伴奏是由“渔鼓、云板、钹”等三响打击乐器作配乐伴奏,并吸收地方戏曲音乐鼓点。其唱腔音乐为板腔体,无乐队伴奏,采用击乐托腔,节奏自由。曲调在曲式上是以“徽”调式为主曲调的进行,一般是四句一段的板腔体为多,或上下两句重复与南昌方言结合很紧,唱腔、念白均运用方言方音,用南昌话讲南昌事。

南昌道情是江西道情重要一支,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金珠玉粒。对研究南昌其它姊妹艺术的发展,研究南昌曲艺历史,研究南昌历史文化,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3 、南昌大鼓

南昌大鼓是在安徽淮南大鼓表演基础上演变而来。一张小方桌,桌上放一面书鼓、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一根鼓签、一副夹板,演员身着大褂,站在桌后进行表演,方言方音,是极具南昌地域特色的一种民间曲艺。南昌大鼓的原生态语言是南昌方言,表演形式有说、有唱和有单口表演,要求艺人具有扎实功底。表演为一人,说工、唱工并重,表演时艺人采用喷口、贯口、怯口、范口、口技、手势、眼神等表演,将书目中的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扣人心弦,再加以鼓声嘟嘟地有机配合,艺人潇洒自如的随字裹曲或甩一个高腔。南昌大鼓的书目有长篇《封神榜》、《隋唐演义》、《南瓜记》、《鸣冤记》、《贤德记》、《辜家记》,中篇《王佐断臂》、《八美图》、《彭公案》、《施公案》,短篇《百岁图》、《太慌张》、《报花名》、《数菜名》等。

五、 传统美术( 24 项)

34 、安义世大夫第古建制作工艺

世大夫第古宅位于安义石鼻镇罗田村委会罗田自然村。由罗田富商黄秀文于清乾隆辛巳年( 1762 年)创建。 2006 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大夫第原建筑占地面积 4400m2 ,有 48 个天井。主体建筑为五进结构,有四堂,即前堂、过堂、正中堂(官厅)、正后堂,另建有书塾、宴席堂、祭祖堂、库房、下人用房、碾米房、饲料场、晒场等。现保存现保存面积 2450m2 ,有 4 条巷, 80 个门坎, 22 个天井, 60 个房间, 11 个厅堂, 3 个过堂。

世大夫第建筑模式以大门和后墙的中心为轴线,两侧的房间、巷道呈对称排列,墙体为马头式风火墙,房屋顶面是硬山式和半坡式的组合。 所有建筑均有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墨线画、匾额、楹联等建筑装饰艺术,工艺考究、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保存的 30 多块匾额,是民居中难以见到的古代墨宝,是见证历史时空变幻的古老物证和研究历史的难得史料。建筑内部装修讲究,尤其是门窗采取多种雕刻手法。窗雕图案大多选用《三国演义》章回小说题材,刀功细腻,图案栩栩如生,美妙绝伦。

古屋的下水道是其另一特色。罗田村内有一套完整的下水道系统,从东到西引东面逍遥湖之水贯穿全村,蓄于水塘,排于水道,泄于稻田,集洗涤、消防、养殖、排污、灌溉等作用于一体。

世大夫第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是赣北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

35 、安义京台古戏台古建制作工艺

京台戏台位于安义石鼻镇京台村中央。建于清乾隆十年( 1745 )秋建, 1917 年重修。原属刘氏宗庙附属建筑。 1987 11 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台古戏台坐南朝北,占地面积为 86m2 ,砖木结构。墙面采用空斗式。戏台通高 7.5m ,宽 10m ,深 8.5m ,柱 22 根,檐柱口径 30cm 。分前台、附台、走廊、后台。

京台戏台饰有卷草云雷纹的顶脊青砖,屋脊中央的祭红大瓷瓶及瓶中安置三件铁戟,斜撑、雀替雕刻图案栩栩如生,斗拱、藻井做工考究,保存完整;乾隆时期的布景画,线条流畅,造型夸张、色彩凝重、对比强烈、主题突出,有较高的欣赏意义。戏台采用“凸”型看台,台基前后设有 6 个通风洞,二边风火蜈蚣山墙造型别致,歇山顶造型和戏台内前台、后台、附台、布景区等合理的布局,均为该建筑的时代特点,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以其为载体,传播、弘扬民族文化,成为周边最负盛名的演艺场所,许多名戏班纷纷台献艺,采茶戏、弋阳腔、黄梅戏、京戏、花鼓戏等荟萃于此,农闲和时令节庆都开场唱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京台古戏台属赣派建筑 , 它集古戏台建筑精华 , 造型独特 , 工艺精湛 , 有独创性 , 为古戏台建筑典范。 1987 4 月中国故宫博物院古建专家赵仲华先生专程考察戏台时说:“京台戏台建筑特色江南未见,全国罕见,一定要保护好,研究好。”

36 、瓷板画

瓷板画系江西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由中国传统绘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是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的巧妙结合。清末至今瓷板画已经过六代人的百年传承。

瓷板画,诞生形成于古都南昌,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景德镇、九江等临近县市。民国初年,南昌人梁兑石在中山路繁华地段开设丽泽瓷庄,聘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肖像和粉彩瓷器,开瓷板画在南昌发展的先河。在梁兑石的带动下,中华瓷庄、肖庐瓷像馆等各类画庄陆续出现,同时也产生了杨厚兴、关山月、梁亭、黄子六等一批瓷板画家。上世纪 40 年代,瓷板画便走出国门,远达东南亚。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瓷像艺人先后组建南昌市瓷绘合作小组、南昌瓷像工艺社、南昌工艺美术厂等。改革开放后,香港摄影家仇永平与瓷板画艺人联合创作了一大批瓷板画精品,向世界各国推介,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艺人也纷纷来昌学习瓷板画艺术,奠定了南昌瓷板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瓷板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既是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结合,又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赣文化的代表,具有浓郁的赣文化特点,在中国绘画史和国际绘画艺术上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

3 7 、文港微雕

微雕艺术则是一门集雕刻、书画、细作、静功等多项技艺于一集的高难度综合艺术。微雕艺术品取材广泛,随意性强。微雕分布在全国各地,而进贤县文港镇的毛杆微雕瑰伟绝特,“首创紫竹笔微雕艺术之最”(世界基尼斯)。

以周信兴为代表的“文港微雕”,除紫竹、红木、牛角、骨、大提斗笔、象牙等各种材质的毛杆微雕艺术外,还有竹简、木简、金石、印章、玉印章、象牙印章、象牙制品、各种材质茶壶、吊坠、陶瓷、毛发镶嵌印、米粒象牙等多种微雕艺术。其“一微、二祥、三绝”的艺术特色,成为“华夏笔都”一个金字品牌。

文港微雕几十年来所创作的多件经典作品,分别被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为我国民间美术特别是微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8 、南昌宣纸刺绣

南昌宣纸刺绣是中华千余年来宣纸书画艺术和刺绣工艺相完美结合的一种手工刺绣。其传承江苏兴化市戴南镇顾庄顾氏家族的“纸绣”工艺,进行本质上革新改造,成为一种全新而独特的民间工艺美术。分布于南昌、萍乡、杭州、九江等市县的部分地区。

“纸绣”诞生于明代天启年间,系顾氏家族“传儿传媳不授女”的手工技艺,因此有关该工艺的文字记载,极为罕见。新中国成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定居江西南昌的顾氏十二世第七代后人,潜心研究祖上工艺,反复试验,推陈出新,采用以青檀丝、蚕丝、桑、竹、麻等原料,以水墨画为表现内容,使用平针、长短针、乱针绣法,改变装裱工艺等,创造出了一种既有传统“纸绣”技艺特征又有现代工艺特色的“宣纸刺绣”,成为具有较大商品功能的精美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收藏品和居家装饰品。

宣纸刺绣以宣纸为载体,以水墨画为表现内容,填补了中国刺绣的一个空白,并逐步成为赣绣中的重要绣种,对提升江西赣绣的品牌价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历史渊源、文化特性和制作工艺,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39 青云谱面人刘

面人刘是一种民间美术的彩塑造型艺术。其美术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中晚期。据九荣堂家谱记载,此技艺是该家族谋生技艺之一。先人炳荣公“精于用泥巴捏人像,见者莫不称奇”。延续至今 , 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刘纪甫先生在青云谱区和南大附属中学从事面塑教育传承,且在南昌市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

刘纪甫迁居至青云谱区以来,一直潜心研究该美术,尤其在绳金塔庙会巧遇天津面塑艺人刘长胜先生后,向其请教与交流,坚定了重拾祖业,发扬传承的信心和决心。在继承传统美术的基础上,吸取不同流派的精华,使其作品的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捏出了精细、生动、有故事情节及文化内涵的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其作品和工作肖像载入了《美术》教科书,并编写《面雕艺术》一书作为学校教材。

面人刘美术传承方式为父子传承,经过近几十年的传承和发展,其作品的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神话故事,花鸟动物,卡通生肖,市井民俗,人物肖像等,展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5 年,刘纪甫受聘担任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的劳技教师,将面塑艺术带进了教室,并在该校成立了“面人刘面塑工作室”,向中学生们传授面塑技艺,传播民俗文化,展示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价值。此外,刘纪甫经常在所居住的社区、青云谱区文化馆开展面塑艺术培训班,吸引大批爱好者参与,对青云谱文化以至南昌文化具有重要贡献。

40 万家绘染布画

万家绘染布画产生于生产水平较低的农耕时期,是辟邪禳灾、吉利喜庆的必选画种,在南昌德胜门外鄱阳湖滨一带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基础。

相传万家祖籍在山西芮城,明朝末年,祖上有人在官府织造坊做画布师傅,因避战乱来到南昌东面鄱阳湖滨开基,以耕织为生。农闲做些布画贴补家用,因此带来了自己传统的绘染布画。开始布画只在过年时走村串户或在庙会上摆摊销售。民国初年,第二代传人万发水在黄溪渡开了一家小百货布疋店,同时制作销售自家的布画,乡民婚嫁喜庆需要,都会到店购买,“万家布画铺子”由此远近闻名。

万家绘染布画是用染料直接在布上描画出各种花纹。产品主要有壁挂、桌围、门窗帘、婚庆、寿幛等,由于使用材料的特性,绘染布画经久耐用,下水不易脱色。装裱方式简易多样,便于携带收藏,有一定的独创性、审美性与实用性,深受百姓喜爱。

第三代传人万阳智(祥望)把挽救、发掘和继承万家绘染布画传统艺术视作自己的责任,在绘画技巧及载体材料加工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还从中国画、唐卡等艺术门类中吸取较多的养分,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改进,积二十年研究之成果,以“幼翁绘染布画”形式创新万家绘染布画,并边研究边授徒,在大学授课十余年,曾向千余名学生传授绘染艺术,深受学生欢迎。退休后除坚持创作外经常在社区传授绘染布画这一独特的艺术,获得邻里好评,多次受到青云谱区奖励,对青云谱文化以至南昌文化具有重要贡献。

41 、豫章刻瓷

豫章刻瓷又称釉上刻瓷,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和中国的绘画、书法、篆刻一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造型艺术之一,起源于北京天府尹工艺学堂,形成于江西景德镇,派生流传于古都南昌。

第五代传承人李强在完整地传承父辈的刻瓷工艺的基础上,将南昌金属雕刻的技艺与刻量技艺有机的结合起来,技法上有:刻、携;手法有:点、线。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都要求非常高,且雕刻时,用力均匀、平稳,颜料的上色要求严谨、细致要恰到好处,是其它工艺生产难以比拟的。需要有十分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对色彩的辨别。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借助现代技术替代。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及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42 、南昌国画写意绣

杜氏国画写意秀,是一种以纺织物为载体,以传统刺绣技法,“以针为笔,以线为墨”,表达出国画之大写意境界的传统美术创作技艺,主要分布在青云谱辖区,至今有着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

杜氏国画写意秀传承自祖籍浙江杭州的杜氏家族,源于满清女红。满族入关建清后,其女眷将满、汉的刺绣技法相结合,取二者菁华,发展、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水墨绣”绣种。杜梅女士八岁开始跟从长辈学习刺绣技法,经过四十年的积淀,不仅技艺精湛,对家族刺绣发展演变也是了若指掌。而后在不断的创作中,将其归类、整合,演变成为罗汉针、空格实针等独门手工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延伸,终成国画写意秀。

43 、南昌竹雕

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

旧时江西盛产竹、木,而竹木雕是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据史料记载,南昌竹木雕刻盛于清代,是在竹木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木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是一门独具风格特征的艺术,是南昌一种古老的文化品牌。雕刻方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等;选材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

竹木雕刻的工艺品虽然多为小器,却是民间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名珠 , 其雕刻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也是我国民族灿烂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44 灌城竹刻

竹刻起源甚早,但形成为专门艺术,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清代后期,善刻竹人不再限于嘉定、金陵两地,竹刻技法致力于表现书画之笔情墨趣,即竹刻再现书画时期。

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以邓文珊、胡平为代表的灌城竹刻在江西省可谓独树一帜。其竹刻艺术内涵丰富,兼蓄着书法的艺术美、雕刻的立体造型美,材质的自然肌理美和工艺的装饰美。其主要运用浮雕、留青等竹刻技法,在竹子上复制雕刻古今书法大家的楹联、诗词、碑文、金石篆刻等相关作品。灌城竹刻制作主要工艺流程需要:选材——刮青——剖竹——防虫、防腐、防裂处理——脱水处理——造型或镶嵌——打磨——上书法墨稿——镌刻——清底——着色——表面保护处理,十多个步骤完成制作。

从事这门艺术的人员需要在书法、绘画、文学、美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造诣。书法家的作品经雕刻和装饰成为再创作艺术。纯手雕刻,不仅保住了作品原有的艺术神韵,还使其在视觉上得到竹刻特有的感观,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

45 、八大山人书画

八大山人书画技法是一种书画表现技法,以八大山人朱耷作品为代表,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人,生活于南昌地区,他的书画特色是,以书画结合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表现意境,重神不重形,重情不重质。不是单纯的绘画,也不是单纯的书法,是以画写意,以书补白,书画神合一,不强调单纯的画技绘工,也不强调单纯的书法技艺,讲求书,画,神意境的统一。清末以后,渐渐受到文人喜爱。尤其改革开放后,南昌本土爱好书画者积极研究探讨,挖掘开拓弘扬发展南昌本土书画流派, 80 年代初,成立民间的八大山人研究会,陶博吾,燕鸣,梁邦初,康庄,周云深都是倡导组织参与者,成立了省老年书画研究会,老年书画大学,教授书画知识,周云深教授的八大的书画技法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培养了数以千计八大技法爱好者,形成了南昌画派的一个重要流派八大山人书画技法。

46 流湖棕编

棕编是用棕榈叶为原料编制成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 , 是中国编制工艺的主要类品之一 , 是汉族传统艺术的一枝奇葩古来有之。细至精巧 , 朴实大方 . 棕编工艺在中国汉族间有着悠久的历史 , 起源于三国时代 , 距今已有 1700 年的历史 , " 中国民间一绝 "

新建区流湖镇“棕编”艺人陈云飞,其棕编技艺系世代家传,编制的各类动物造型美观,十分精美,小巧玲珑,朴实大方,活灵活现,人见人爱。他在民间传统的棕编技艺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一首独具特色的编织绝技。其棕编作品总是成批成套,如鱼类、虫类、鸟类以及十二生肖动物类,不仅外观逼真,而且有“神”,既有立体感,又富有“精神状态”。这些作品,不仅在当地民间喜闻乐见,且频繁在文化馆、博物馆及文化广场陈列室展示。

47、 南昌剪纸(豫章剪纸、青云谱剪纸)

南昌剪纸是距今 150 余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豫章剪纸和 青云谱剪纸 。豫章剪纸出自于湾里区沈氏家族,剪纸手法上以剪、刻、 等技法为主,用料上大量应用红纸、 宣纸 和蜡纸。青云谱剪纸出自于青云谱区刘氏家族,手法上最大的 特点 是阴阳剪,“阳剪”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线条粗犷有力, 交替 使用, 粗细 相破相助,极富 特色

南昌剪纸多为单色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风格既有北方的粗狂浓厚,又有南方的秀丽明快,既有传统民间剪纸风味,又结合了现代美术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南昌剪纸的题材也从原来原始民间剪纸发展到以南昌风俗地貌为背景,以南昌人民的日常生产、市井民俗,人物肖像等为题材,再加以丰富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天性,因此在作品中既有南昌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百年红色记忆的凝练,其鲜明的个性,丰富的题材,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透露出一种未经雕琢的原生态的意味,蕴含着古朴神秘的色彩,又洋溢着现代的气息。在这种只有英雄城才有的“英雄气魄”、“英雄情怀”中孕育出的特殊画面意境,有着一种无以言表的形式美感和无穷张力。长期以来,南昌儿女怀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真谛的追求、潜心钻研、博采众长创作了一幅幅形式多样、想象丰富、构思奇趣的剪纸作品,成为豫章文化中的又一张名片。

48 、南昌玉雕

2200 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襟三江而常五湖,控蛮荆而到瓯越”人文地理环境。而作为南昌市的中心城区东湖区是商业文化中心,也是南昌玉雕的传承发源地。

南昌玉雕技艺是在优质玉石材上通过琢磨,碾钻等手工艺完成的一件精美的玉雕器品,是门古老精雕细刻的艺术,素有“东方艺术奇葩”之美誉,与书法、图画、京剧等艺术一样,被视为国粹。我国的玉雕历史久远,至今已有近万年历史,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简单的平面玉雕工艺,玉雕艺术经历了简单、工艺、装饰、发展、鼎盛、最盛六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南昌玉雕源于北京,兼容苏州雕刻工艺,形成古都豫章特色。清末民初号称“东南半壁”的广益昌百货公司设有玉器专柜。王梦石后期雕刻仕女图工艺品为该公司专供。南昌玉雕主功人物的雕刻,在制作上讲究精益求精,构思新颖,造型奇特。其雕刻刀法以浅雕、中浮雕、深浮雕、透雕为主。其工艺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地。

49 、南昌泥塑

南昌 泥塑 ,又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常见的传统造型艺术,至今已传承百年。缘于我国宋代宗教题材大型佛像的繁荣,形成于晚清民间初年,主要利用粘土,再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制作泥坯,利用泥坯制成各种造型,阴干后,涂上底粉,再施彩绘。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制作成形,或素或彩,造型以人物、佛像、动物为主。

晚清至民国初年,不少手工艺者陆续来到南昌谋生,将泥塑艺术逐渐带入南昌,他们在南昌定居下来,在坛子口、系马桩和胜利路附件开设泥塑作坊,并收徒传艺。此后,他们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技艺,使得泥塑艺术在南昌发扬光大,推出人物、动物、佛像等诸多作品,获得南昌人的喜爱和赞叹。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南昌泥塑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南昌泥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不小的冲击,但始终不绝如缕。

第六代传承人罗清华自幼便无限钟情于泥塑,完整地继承了第五代传承人罗润田的泥塑技艺,而且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得南昌泥塑更具鲜明的特色。泥塑的工艺流程主要有:取土、和泥、做泥胚、塑形、中泥、细泥、沥粉贴金等。罗清华在人物的造型和佛像的制作等方面见长,他的人物造型除了与真人惟妙惟肖之外,更能提炼人的精气神,展现真人特具的风韵;他对佛像制作烂熟于心,不用磨具便可塑形,将佛祖的慈悲、智慧和福德的圆满充分地展现出来。

50 、南昌陶印

陶印即“陶瓷印章”是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民间传统美术,品味高雅,主要流传分布在江西、湖南等省。作为闻名遐内的陶瓷文化大省江西,具有得天独厚的陶瓷艺术环境,这使得陶瓷印章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南昌陶印”具有古朴大气、精工溢美、浑厚天成的鲜明个性,又具备刀感适宜、可工可写、坚实耐用的良好特征。“南昌陶印”的烧制技术精湛不凡,基本解决了以往陶印烧制变形大,印面收缩凹凸不平等技术难题,目前国内能烧制 16 厘米上实心大印的陶印生产作坊仅“南昌陶印”一家,最大已经可达 30 公分,南昌陶印现有品种 200 余个,已是国内陶印品牌中广为篆刻印人所知的预制陶印。其丰富的刻制内容所形成的纸质印蜕和陶瓷封泥更是成为大众装饰和文化交易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51 青山湖铁画

铁画是一门古老传统且又品位极高的艺术品。青山湖铁画主要以国画、书法为底本,以铁为材料,经过剪、凿、铳、锻、焊、镶、镂、雕、点兰、着色等工艺和氧化、封闭等防腐处理等工艺技术处理。形成庄重凝练的面画。画面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画面上的景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人百看不厌。

“青山湖区铁画”的代表性传承人李桂生,在芜湖铁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材料在以铁为主要材料的基础上,发展为铜、银、镀金等多种金属为材料。创作的底本更具南昌本土特色。青山湖区铁画品位极高,且又庄重凝练,古香古色,富丽堂皇,集观赏、收藏、装饰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2 南昌刺绣(江右贡绣)

江右贡绣是南昌刺绣的扩展项目,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在几千年民间刺绣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历史上曾数度为皇室定制绣品,经过不断发展革新,如今是以蚕丝线为主在织物上(艺术类主要在丝绸上)进行刺绣的一种具有南昌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刺绣艺术。

江右贡绣传承至周建华、陶卫华(当代)时,在技艺上又有了质的飞跃,在传承与发展各种风格和技法的基础上,独创了摄影风格的单、双面绣,使其光与影的关系更有立体感。巧妙地运用平、乱针相结合,一改了传统平铺密接的做法,使刺绣作品比摄影照片更具艺术魅力,在表现传统的中国书画时巧用针法(画中实物分别用不同的针法来表现让整个画面一目了然)、妙用技法(因材施技使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表现西方油画时利用乱针针法针乱形不乱的特点来层层叠加,绣出油画的质理感。

53 、湾里微雕

历史上的湾里地区民间手工作坊,工匠艺人扎堆,由于宗教文化的盛行,不少民间艺人以雕菩萨为业。清代晚期,湾里地区的雕刻手艺达到了鼎盛时期。手工雕刻成了当地工匠的看家本事,赚钱手艺。不少家族几乎所有的成员在父传子的有序传承中,成为雕刻世家。王氏家族,世代为木雕艺人,其传承木雕技艺精湛,雕刻人物形象饱满、仪态端庄、衣纹线条清晰流畅,人物服饰华丽雅致,尤其是王氏祖上传承的手工艺。窗棂梁柱、斗拱飞檐,化腐朽为神奇,细腻的写实风格成就了湾里雕刻的声名远播。

这门手艺传承到王士成手上,他更是以百尺竿头更近一步更近一步的意志,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在微雕领域开创自己雕塑的另类天地。其作品最大的优点,就是既源自于传说,又不拘泥于传统,在传统的刻法和刀功上,添加自己的理念,无论是传统人物还是花鸟虫鱼,以及各种字体运用,都有着新的思维模式。王士成在从事微雕过程中,技艺娴熟,修养高深。从构思到选料,从不用腹稿,精雕细刻,刀法老练,一气呵成。他的作品神态生动,纹路流畅,古朴庄重,在细小的空间展现了广阔的天地。

54 洪州瓷雕

洪州瓷雕,即以洪州刻瓷技艺为基础,在陶瓷泥坯上施用雕刻技法,以雕、刻、塑等手法对陶瓷制品进行美化的一种装饰形式。清光绪年间由第五代传承人王保才传入南昌,并将传统瓷雕技艺与洪州窑刻瓷技法相结合。其突出特点表现为以画入瓷、以刀代笔,分毫毕现、入木三分,颇有金石意味,又类似木雕、象牙雕,生趣盎然。其主要创作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其工艺流程主要有:( 1 )器型设计及制作,采用手工拉坯制作坯胎;( 2 )图稿设计 , 在成型坯胎上进行 , 采用炭笔勾打底稿;( 3 )刻刀(包括平口刀及斜口刀)、针刀、篦刀、捏刻花刀、锥刀、双线刀;( 4 )按刻、划、剔、印等不同工序组合用刀,技法包括点刻、线刻、面刻等;( 5 )按制作需求施釉,釉料种类包括透明釉或颜色釉;( 6 )入窑一次烧制;( 7 )按制作需求施加釉上彩,包括粉彩、古彩、新彩等;( 8 )入窑二次烤色等。

55 南昌拓

南昌拓是指明清以来流传在南昌一带的传统拓片艺术,包括传拓(干拓与湿拓)、颖拓和全形拓等。民国中期,著名拓片艺术家、篆刻家,江西周希丁(公元 1891-1961 )开始用“透视法”拓制古器,大获成功。其传拓技艺传授到周训凯( 1986- ),用“湿拓法”传拓省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 余处。“湿拓法”不受气候、湿度和其他工作环境影响,平均一幅作品仅耗时 20 分钟,被称为“天下一绝”。传拓讲求忠于原物,颖拓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创作。颖指笔尖。颖拓,就是用笔尖画、抹、点、拓出来的拓片画。颖拓艺术包含平面拓与立体拓。又分朱拓、墨拓和彩拓;颜料选用花青、赭石及朱墨等。颖拓具有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给人以雄奇、逼真、清雅、新颖的艺术感染力,能体现残蚀、缺损、锈斑、明暗、锋角、远近、角度的变化,是中国书画艺术中一门濒临失传的罕见艺术。

56 新建木雕

新建木雕源自江西民间菩萨雕刻技艺,是南昌西山、溪霞等地独具地域特色的一种综合性民间雕刻工艺。新建木雕雕刻技法有阴刻、阳刻,又可分为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阴刻法亦称线刻,主要用于木刻绘画和牌匾,刻前先将木料琢磨出适宜雕刻的平面。阳刻包括浮雕和圆雕的雕刻技艺,其中浮雕又包括浅浮雕和高浮雕,用来刻制立体感较强的画面。透雕是立体刻的辅助技法,主要用于立体雕塑中一些需要突出的部位。新建木雕涉及领域包括住宅、生活生产用品、造像、匾刻等许多门类。

57 、南昌刺绣(洪绣)

洪绣是南昌刺绣诸多技法中的一种,有近千年的历史 , 是南昌市新建区民间手工特色刺绣艺术。洪绣源自为道教文化涵养,与西山万寿宫道教祖庭地位、万寿宫文化中的道教服饰文化关联紧密,又吸取苏绣、湘绣之长,在传承与发展各种风格和技法的基础上,独创国画风格的立面绣,绣面丰满,富有立体感,重视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追求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运用线的轻与重、粗与细、浓与淡、虚与实、长与短、干与湿等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物象的轮廓、体积、形态、质感;运用双勾设色法,先用双勾法绣出物象的轮廓,注意墨色的浓淡、粗细,再进行勾彩刺色,准确传达出刺绣作品对象的神态、情趣。

六、 传统技艺( 36 项)

58 、文港毛笔制作技艺

文港毛笔制作距今已有 1600 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周坊村人周虎臣制作的毛笔,享誉京华。时至清代,“周虎臣笔庄”因乾隆皇帝在上海为周虎臣后裔题写“周虎臣”匾额而名声大振。清咸丰年间,前塘村邹发荣在汉口开设了毛笔店铺“邹紫光阁”,到 1955 年“邹紫光阁”进入鼎盛时期。中国近代四大名笔文港荣占其二。自古以来,文港毛笔制作以家庭作坊为主,父传子,母传女,家传家,村传村,一代传一代,规模由小到大,经营由乡到城。这里的男女老太几乎都熟练毛笔制作技艺,涌现了周鹏程、邹农耕这样的毛笔制作技师和周信兴这样的知名微雕大师。文港毛笔作坊现有 2378 家,从业人员 14000 余人。成为文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文港毛笔制作器具有 30 多种,制作工序 126 道。文港毛笔大如扫帚细如针,品多形异,色斑型美,集尖、圆、齐、健、刚、柔、肥、瘦于一身,融实用、欣赏、收藏于一体。历代文人墨客与文港毛笔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产品远销美、日、法、德、新等十几个国家和港、台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诸多著名书画家都先后来文港视察,用文港毛笔题诗作画,对文港毛笔赞不绝口,并给予充分肯定。 2003 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华夏笔都”。

59 、李渡烧酒酿造技艺

李渡镇地处江西抚河下游,是临川、进贤、丰城、南昌四县毗邻地区的商贸古镇,是享有盛名的“江南酒乡”。

史载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邓金林、娄宝清二人来李渡办起了第一个前店后坊式的酒作坊;元代,李渡周边乡镇相继出现了一些酒作坊;明代,有建昌和东乡商人梅焕荪、黄德昌联袂来李渡办酒店,嫡系传承;清代中叶,邓金林 27 世孙实现了小粬酿酒向大粬酿酒的突破; 1962 年李渡白酒被评为“江西名酒”; 2003 年“李渡王”荣获“中国风味金奖”。

李渡烧酒的酿造工具简朴,操作原始,手工精细,酿造器有 30 多种。流程包括选料、制粬两个前期准备和粉碎、润料、蒸煮、摊晾、蒸馏、取酒 6 道工序。李渡烧酒色泽清亮、酒质醇厚、清香四溢、口味甜美、药用功效高。

李渡烧酒酿造技艺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历史价值的悠久性,十三口元代酒窖印证李时珍《本草纲目》“古无酒法,自元始之”的记录,清代乾隆酒铺酒库亦为中国酒业“前店后坊”独有的建筑遗存。科学价值的特殊性,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本身,被国内酒文化专家称为是中国烧酒酿造技艺流程的科学依据。文化价值的深远性,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李渡酒曾留下“王安石闻香下马,晏同叔知味拢船”的千古佳话,激发汤显祖丰富的戏剧创作灵感。经济价值的可观性,李渡烧酒企业,依托地方丰富的粮食和上好的水质,生产的白酒畅销国内外,经济效益可观,为发展和振兴地方经济,繁荣商贸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60 、黄洲宗山米粉制作技艺

米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地颇多,南昌地区中首推安义县黄洲镇宗山米粉品质量佳。据清同治十年的《安义县志》云:“米粉出处甚多,宗山最好。”

宗山米粉手工精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宗山垅杨氏族谱记载:“北宋初年,北宋四贤之一的工部待郎杨靖公,弃官归隐故里,始创制米粉为业,并以家庭世业相承。”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风味特产“宗山米粉”。该米粉选用当地纯天然的优质稻米和地下泉水,经过浸、磨、滤、煮、团、榨、晒等一系列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工艺考究细致,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软滑爽、烧之有物(发水好),善于吸收佐料的味道,口感宜人、风味独特、可煮可炒,为宴席上头道佳肴和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特别是宗山米粉有防癌治疗等功效,长期生产和食用宗山米粉的人,得癌症、得皮肤病的人很少。由于其具独特的功效,宗山米粉不仅长期以来是本地及南昌市民喜爱的风味食品,更为香港及台湾地区客人所推崇。

黄洲现有大小宗山米垅手工米粉家庭作坊多出,主要分布于茅店的宗山、东江,圳溪的陈家、七房,黄洲的牛福、老屋等自然村,多为季节性制作,常出现有市无货,供不应求的局面。

61 、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

安义书法板雕匾额艺术,是在木板上雕刻书法,然后进行装潢工艺,形成挂饰匾额。其中,赤石古村的清代赤金匾额“萱阁郗龄”寿匾和罗田古村四大府第“启绪堂”屋匾皆为传统匾额上品。

板溪邹家自明朝中叶就以匾额书法雕刻为业,由于做工精美、书品上等,不仅为当地人,且周边县市每遇重大事项需制作匾额、屏风、楹联、座右铭、佛道经文等,大多垂爱与此,年经数百,长盛不衰。

传统阴文刻字方法是从笔画两侧斜刻出“ V (威)”形,悬掛仰视时只看到笔画的平面槽口,刀槽内通常暗淡,缺乏立体艺术魅力。为提升艺术品味,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板溪邹双印、邹双勇兄弟,在继承传统匾额书法雕刻技艺的基础上,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潜心钻研,结合现代屋宇结构,改变刀槽的光学原理,独创雕刻书法勾形刀和白文“√(钩)”形刀法,雕刻的匾额等作品,增强原书的真实感、立体感和表现力,使书法原作更具艺术神韵和动态美感。并且,改变了传统匾额笨重,字少面大的现象,可在造型各异的木板上雕刻出成百上千的文字,可将人们梦寐以求的书法名家碑贴和手稿名作,雕刻到木板上,形成匾额艺术品,成为了人们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和收藏界积累财富的新亮点。

邹氏兄弟匾额书法复制手工雕刻技艺及作品,以其独有的形式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对传承历史文明,意义重大。

62 、安义糕点印模雕刻技艺

早在明朝时期,位于乔乐乡东南面的小岭村糕点印模雕刻就以其精湛的技艺、精美的图纹、印饼易脱的优点名扬天下,并一度成为宫廷御用品,称之为“江西一宝”。

安义糕点印模是在木板的平面上,按照模孔底面的图纹采用白文雕刻法,雕刻出来的图纹呈“∨”形,外型美观,图纹精美、工艺讲究。印模雕刻的各种造型和以传统吉祥图纹为主要内容的糕点面部造型,具有极佳的观赏性和丰富的寓意,表表达了人们对生活、财富年年富裕的祈盼和祝愿。同时,统一规格的印模,便于计量和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安义糕点印模雕刻技艺是传统手工制品的杰出工艺,独有的民间手工技艺。其一,糕点印模雕刻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延续至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当地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二,糕点印模雕刻工艺复杂,图纹精美,每道工序的要求非常高,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其三,长期以来,糕点印模雕刻不但是本土的支柱产业,而且,已成为国内糕点业必需产品,对推动糕点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已逐步走出国门,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

63 、塔城豆豉制作技艺

南昌豆豉是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始产于宋末元初,迄今已延续传承二十多代,七百多年。南昌豆豉由手工精制,制作工艺流传分布较广,主要为南昌县的塔城乡和莲塘镇,周边的武阳、幽兰、泾口等乡镇都有零星生产,其中,首推塔城乡豆豉质量最佳。

传统南昌豆豉选用塔城水岚洲出产的纯天然优质黑豆和当地清澈、凉滑的地下泉水,经过清洗、浸泡、蒸煮、冷却、入室、养曲、出曲、洗曲、润水、抖料、堆积、入坛、晒坛、出料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制作而成。工艺考究细致,对温度、火候、时间等均有特定的要求。制成的豆豉依旧保持黑豆的形状,颗粒饱满、光亮油黑,鼓味香浓,肉疏松,醇香回甜,滋润散籽、味美化渣、生津开胃、盐含量低、干燥卫生、易于保存、食用方便,不含任何人工防腐剂,且有营养丰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口感宜人、风味独特的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中式菜肴的烹调之中,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豆豉还可入药,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宣郁、除烦、解毒之效。

南昌豆鼓是传统手工制品的杰出代表之一,历史久远,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他豆类生产难以比拟的,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继续完善和发展这一技艺,对推动我国调味品的制作工艺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载体,为当地经济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64 、汪山土库古建制作技艺

汪山土库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程氏九兄弟于清道光元年( 1821 年)筹资兴建,位于新建县大塘坪乡汪山冈上。它倚山枕水,与鄱阳湖地区许多民居一样,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易潮易涝,便采取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构筑形式。鄱阳湖滨湖地区习惯将规模较大者称为“土库”(又音:土屋),“汪山土库”由此得名。

汪山土库占地 108 亩,由 25 栋抬梁穿斗式结构的青砖大瓦房组成,大小房间 1443 间、天井 572 个。其布局科学、精巧,结构明朗、大气,雕刻简朴、高雅,排水、通风、采光等均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置身其中晴无日晒,雨不湿鞋,且冬暖夏凉,与鄱阳湖地区风雅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谐统一,是鄱阳湖地区特殊民居的典范。土库墙体结构独特,皆是青砖立斗、斗中灌泥,采用单丁斗式、一斗一眠式砌筑方法,并每隔一段用拉铁把外墙“铆固”在木构架上。墙体一般高达 7 米左右,墙头高出房架,跌落成“三山式”的阶梯式防火马头墙。白灰压边,青砖黛瓦,轮廓线丰富多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赣鄱文化和民俗文化特征的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65 、张公夏布制作技艺

张公夏布制作技艺是流行于进贤县张公镇南部地区的一种土布织造技术。据王氏家谱记载,夏布制作技艺可上溯至清代雍正年间,距今有 300 多年历史。其技艺起源于铜岭村委会的曹家村。曹家村由山东迁居而来,与文学巨匠曹雪芹同宗。曹雪芹的父辈将当时的纺织器械和技术传到进贤的曹家村,故至今当地人仍将织布机称作“南机”。由于地缘关系,铜岭曹家与周边村庄通婚等因素,其纺织器械与技术也流传到周边村庄,继而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民间行业,现主要产地的老王村即为其中之一。

夏布选用苎麻真皮为原料。其工艺流程为浸泡麻、刮麻、出丝、卷纱、过扣、刷浆、牵纱、上机、织布、下机、整修凉干等。夏布,顾名思义,是夏天用的布。因其软硬有序,韧性较好,加之疏密度适中,通风透气,轻便、色白,是做蚊帐的原料布,又可用作为装饰、被单等,现代还常于作为高档服饰中的垫肩。

张公夏布由手工家庭作坊生产,以家族式承传。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张公夏布制作技艺历经 300 多年,就是一部文化和地域文化发展史的缩影,且与曹雪芹家族有关,对“红学”与“曹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66 白圩木雕活字版印刷技艺

进贤县白圩乡《木版活字印谱》流传于省内数十县市,现尚存三套完整的常用印谱木活字,总计 21 万个以上。木板活字版印刷的字模采用明朝以来的官方字体老宋体,用它印在宣纸上,显得美观大气。主要方法是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之后,锯成单字,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后涂墨,铺纸印刷。整个做谱工艺流程有 15 道工序和 158 个字的捡字口诀。这些祖传下来的捡字口诀,有平有仄,就像一道古代的律诗。

进贤县白圩乡的传统技艺木板活字印刷完整的记录了木活字印刷的全过程,原汁原味,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明证。

67 、赣发绣技艺

赣发绣技艺是在赣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我国特有一种手工刺绣艺术。赣绣起源于南昌市东湖区,分布区域为南昌市、景德镇、永修、抚州、赣州等地市县及福建、云南、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

赣发绣用发丝为线,是以绘画及手工刺绣相结合,由美工与绣娘的密切配合而成。其头发丝的漂染、拼结、配色、成型等独具机巧,绣出的作品更是精细、高贵。其作品多以绣名人字画为基础,工艺考究、选料精良、款式新颖、线条流畅、造型和构图优美别致,有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产品可擦洗,永不腐烂。现开发的彩色发绣,取不同人种的天然色泽发丝为材料,遵循色彩规律,在绸布上穿针度线以塑造艺术形象。作品质感好,画面有微妙的色彩变化,层次较单色发绣丰富。

赣发绣技艺传承了赣文化精髓,并发扬光大,技艺灵活多变,形象栩栩如生,材料的特殊性富予发绣艺术独特魅力,集绘画与刺绣于一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弘扬民族文化得力之举,又是传世收藏之经典。

68 、南昌绒线嵌花编织工艺

编织在我国历史悠久, 1982 年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提花丝织编织物,距今约 2200 多年。主要流行于南昌市西湖区各街道。

南昌嵌花编织工艺是在古老的单色编织工艺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是依靠多种色线因针数行数交织状态的组织变化而产生不同色块区域,使织物能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感,空间感,既塑造出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能展示出层次分明的风光,是我国单色编织法无可比拟的彩色编织品种。经过这种方法编织出来的物品,正面平整平滑,无论是有规或无规则的图案,无一不能表现。具有色彩多、幅面宽、图案多变无规则、复杂系数高、表现难度大的特点,充分展示了绘画艺术与各种彩线及多种针法、技法的巧妙结合。

南昌绒线嵌花编织,这种表现力非常强且极富视觉魅力的嵌花编织手法和编织画,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增添新的家族,其产品除实用价值外,还有极高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获价值。

69 、罗家九月九陈年封缸酒制作技艺

罗家九月九陈年封缸酒,在酒类中归类于黄酒。生产地区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区内的胡家村。创始于清代道光四十三年,发展历史至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因其质量上乘,风味独特,被南昌市民称之为“罗家茅台”。

九月九陈年封缸酒以传统麦曲为糖化剂,精选性温味甜质软的临川糯米为原料,取胡家村地层 20 米以下的呈弱酸性井水酿造。在“浸渍”、“蒸煮”、“下缸”、“发酵”、“压滤”、“封缸”、“贮存”等每一道工序中,对温度和时间,均十分有讲究。所有工序都为手工操作,且蒸煮时一定要大锅土灶,以柴草作燃料,成酒后用陶缸贮存达三年以上。其色泽亮红,香气扑鼻,入口甜美,品味柔和,属低度饮料酒,含丰富的氨基酸类、糖类、氮化物及多种维生素,适当饮用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消除筋骨疲劳、安神补益、活血健体的功效。

九月九陈年封缸酒是当今黄酒中的珍品。历代传人在遵从传统酿造理念的同时,对其工艺进行灵活的调整、革新,形成了“罗家茅台”酒独特的风味。其发展演变历史对研究我国黄酒酒文化及酿造工艺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70 、青云谱灯彩制作技艺

青云谱灯彩制作技艺,据城南史氏族谱记载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灯彩主要以板凳龙为主。龙身由多条板凳相连,每条板凳上扎两盏可点蜡烛的花灯,上面贴着人物、鸟兽、花草,虫鱼等剪纸图案,连接成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长龙,可分可合,蔚为壮观。经过长期的嬗变发展,逐渐增加了彩莲船、花蚌、花篮等品种,创新了灯彩制作材料和工艺,成为青云谱最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史有青家族的传承下进一步改进创新,过去的全手工粗放加工模式逐渐发展为模具、竹编、剪裁、缝纫、印染等一百多道工序的标准规范操作,加上新材料的使用,使各类灯彩品种的形象更生动逼真,鲜艳靓丽,轻便灵动,易于表演。如今,制作精细、栩栩如生的青云谱灯彩不但成为南昌市春节、元宵灯会上的主角,而且走出了国门,远销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每年供应国内外的各种灯彩高达一千多个品种。

青云谱灯彩制作技艺是乡土文化的一个亮点,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为打造民族品牌,弘扬地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中外文化友谊交流的桥梁之一。

71 、幽兰画糖人制作技艺

画糖人,也叫画糖,是民间用食糖来造型的艺术样式,全国各地均有流传,画糖人,也叫画糖,是民间用食糖来造型的艺术样式,全国各地均有流传,在南昌县幽兰镇涂村,就流传着自清代传承下来的画糖人技艺。其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造型饶有趣味。

画糖人,顾名思义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麦芽糖加上少许白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热后溶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艺人得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进行造型,以求一气呵成。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俟凝结便可以插上竹签出售了。

幽兰画糖人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还包括现代化的飞机、汽车等,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幽兰画糖人技艺逐渐形成了糖稀久熬不黑、糖人甘甜美味、成型快、不易溶化、保存时间长等特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72 、新建走马灯制作技艺

走马灯又称“跑马灯”,有的地方称为“转灯”。是古代节庆活动的一种比较高雅别致的灯彩类型。常见于元旦、元宵、中秋等节日庆贺活动场所。

此灯彩虽然历史悠久,但能够制作的工艺人为数不多。如不及时挖掘抢救,将面临失传境况。

在江西新建县昌邑乡、联圩乡及鄱湖地区一带,“走马灯”虽谈不止盛行,但颇受民众喜爱和青睐。不仅用来把玩欣赏,且含有“转运”“马到成功”“走马上任”等吉祥寓意。

“新建走马灯”地域特色比较浓厚,其造型呈圆柱形,多棱多面,其表一般用白纸糊成,点燃灯笼内蜡烛或油灯,由于热气流的冲击产生动力,从而带动轮轴,致使轮轴下的各类剪纸动物(以马为主)旋转起来,同时在灯光的映照下,外表呈现“骏马奔腾”的阴影图像。

走马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灯彩之一,其制作和把玩历史悠久,起始于隋唐,盛行于宋清两代,古代文人墨客及民间乐此不疲,史籍及古典文学作品多有记载,如文学名著《红楼梦》就有相关记载。

至今“走马灯”的出现和使用,能够增添节日的庆贺氛围,陶冶人们的情操,活跃文娱生活,增添人们的乐趣,同时作为一种灯彩精华,是一项比较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弘扬和传承的魅力。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和勤劳智慧,同时对于了解和探讨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我国文明发展史,具有积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73 、大塘东坡肉烹调技艺

大塘东坡肉是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一带的传统特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大塘东坡肉分布范围主要在新建县大塘乡、铁河乡、金桥乡、象山镇一带,以及毗邻的永修县部分乡镇。

大塘东坡肉起源于宋代文豪苏东坡一次途经新建大塘,救治一名患中暑的小孩,小孩父母为感激苏东坡的救命之恩,从集上买来整块肉在征求苏东坡如何制作时,误会意思,弄拙成巧,烧制成的一道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大塘东坡肉制作工艺独特,它用一斤左右的整块五花肉首先煮熟,然后放入砂锅,加上姜、葱、酱油、冰糖、黄酒、葱结等佐料,用文火焖烧两小时,再将肉块装入陶罐中,加盖,以桃花纸密封,上蒸笼蒸透。

大塘东坡肉具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鲜香味美,入口即化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是当地百姓婚丧嫁娶,风俗节日,筵宾待客席上必备的特色菜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大塘东坡肉,固其制作工艺独特,保持了原汁原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能强身健体,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大塘东坡肉是新建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塘东坡肉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民间众多的烹调工艺中的一种独特工艺。它集历史文化名人的轶事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为一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历史遗留下的独特而宝贵的烹饪文化遗产。

74 、大塘清明酒酿造技艺

大塘清明酒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一带传统特产,其酿造工艺距今有 1500 余年历史,其酿造范围为大塘乡金桥乡、象山乡、铁河乡及桑海开发区部分村落,方圆 120 公里左右。

大塘清明酒的酿造工艺传统独特,系精选鄱阳湖平原生产的优质糯米,取上天峰下泄之泉水,于清时节酿造,采用传统木甄蒸煮。陶缸发酵,陶缺贮存的古法生产工艺。其工艺起源于初唐时期,一个兄弟从军的故事,而酒名也因滕五游王至大塘程村,老翁献酒而得来。唐朝时为贡酒,清朝时被封为御酒,乾隆赐匾“金泉王液”。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塘清明酒一直是达官显贵、乡绅富贾们宴请宾客,敬献上贡的上上佳品,也为大唐清明酒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极好的口碑。

大塘清明酒有着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检测分析,此酒富含多种糖类,氨基酸总量高达 3000 mg/l ,并含有 B1 B2 B6 VC 及烟酸及微营元素 Zn Fe K Ca Se 等,被称为“液体蛋糕”。

大塘清明酒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并有“百药之长”的美誉,冷喝有消化积食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厌食怖躁、泻痢等有方竿见影的效果。烫热饮用,能驱寒祛湿,活血化瘀,对腰酸背痛、手足麻木、风湿跌打损伤等有益:如与鸡蛋,红糖同煮或冲服,则补中益气,强健筋骨:如与桂圆、人参或荔枝、红枣、核桃同煮,有助阳壮力,滋补气血之功效,对体质虚衰、元气降损、贫血有益。

大塘清明酒是新建县酒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塘清酒的酿造工艺是我国民间众多酿造工艺中一种独特技艺,它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它是在特定的气候下,特定的地里环境中诞生的民间智慧,是天地人天然合一的产物,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75 、豫章绣技艺

豫章绣,民间称“刺绣”,起源于民间闺房里的“女红绣”,在江西俗称“女红”,民间又叫“针线红”,是待嫁姑娘必备的手工艺之一。其发源于新建县,形成于南昌市东湖区裘家厂东万宜巷、笆茅巷豫章后街,故又得名“豫章绣”, 1949 年改名为赣绣。经过千年八代传承的“豫章绣”,从民间日用品到山水名人字画的绣品,以其单纯、大气、雅拙有趣而闻名。与其它绣种不同的是,其以纯棉土布、棉线为主,织组成图案或文字的一种手工技艺,配色简洁,制作精制,针法多采用长针、短针、套针等工艺手法,具有原生态原汁原味的艺术效果。

76 、向塘丁坊酒制作技艺

丁坊红酒是江西省历史传统名酒,曾被选为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用贡酒。乾隆十六年版的《南昌县志》记载: 枣儿红酒出丁坊,其地就甘泉为井,汲以酿,故佳。 清光绪版《南昌县志》记载: 枣儿红酒出丁坊,一曰丁坊酒,井泉清冷甘洌,酿佳,故名,十月酿者色红。

丁坊红酒是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用丁坊特有的古井水浸泡,经过蒸煮、糖化发酵、压榨、存储,此酒香气浓郁,鲜甜醇厚,酒体协调,独具风味。丁坊红酒含有十八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具有活血、美容、提神、健脑等功能,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营养品。

77、 松湖米粉肉制作技艺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既历史悠久又博大精深,其厚重足以让世人侧目。作为江西地方菜的赣菜,也在众多的菜系中扮演者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南昌地区的特色菜肴中,松湖米粉肉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而闻名于世。

南昌人 立夏 前后喜欢蒸制米粉肉,民间常说,吃了米粉肉不会长痱子。把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渍上辣椒油、酱油、料酒、味精等调味品,放入米粉内拌均匀,然后将粘满米粉的肉片放在蒸笼里蒸烂,便做成了米粉肉。

松湖米粉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食性温和,有肥有瘦,嫩而不糜,五香味浓郁。成菜时以荷叶或生菜垫底,色泽银白纯正,粉糯而清香。

松湖米粉肉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至今已成为一种南昌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普通菜肴。但是它独到的制作方法和工艺一直很难普及,需要更多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去进行挖掘、整理并建档,使之有效的传承下去。

78 东湖 胎发毛笔制作技艺

胎毛笔的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盛行于唐代,明朝形成于南昌,流行于江西省境内的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经过几十代人的传承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俗。创始人状元夫人梅香理发技艺高超,当地百姓婴儿理发后梅香夫人将理下的胎发制作成胎发笔高挂家中房梁之上,意为: 高中状元,成为栋梁之才 当时胎发笔制作已成一产业。

胎发笔的制作工艺精湛、细腻。需要经过 36 道工序制作,制作后胎发笔可保留时间永久不腐烂,有与地球共存之美誉。笔锋柔和顺滑;书写流畅,可作为收藏工艺品,是我国传统工艺技艺的一朵奇葩。

79 、南昌瓦罐煨汤制作技艺

民间瓦罐煨汤,其源头可追溯到宋代,形成于嘉佑年间(公元 1056 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煨汤在江南广为盛行,尤其以今日南昌 ( 豫章 ) 为盛。

瓦罐汤又称煨汤,江西民间传统饮食,形成于南昌,流行于南昌、新建及江西境内的九江、景德镇等地,是用土陶瓦罐为容器,配以多种食材和名贵药膳,以硬质木炭六面体受热,煨制而出。其味:香气扑鼻,鲜润美妙,汤色清澈,肉质鲜而不腻。在民间有煨汤习俗,农村用大锅、大灶煮饭、烧菜,灶内以稻草、柴火做燃料,灶内周围放着瓦罐或铁罐,罐中可装珍禽、野味、蔬菜等,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家里来了客人,便煨上一罐珍禽汤,作为高档菜肴款待客人。

80 铜源峡水碓制作技艺

水碓又称机碓、水捣器,动力来自流水。古籍中多有记载,是一种利用水力、轮轴、杠杆原理把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化加工器械。作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机械加工方式,凝结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先人的智慧。

1000 多年前,胡氏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迁至湾里区铜源峡一带,依水而居。胡氏村民安定下来以后,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沿着铜源峡的水港开始建造水碓,用于舂米。水碓制作技艺成为为村民的主要产业,把水碓的制作、更换、维护、使用这些基本技艺传承了下来。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木材。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对木料或竹子进行加工。

81 、樵舍锔瓷技艺

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即能再使用,又有观赏价值。

锔瓷技艺相传始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上就有锔瓷艺人锔瓷的情景。明代时期的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瓷器修补有这样的记载;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锔碗匠先用绳子固定碎片,再在接痕两侧的钻眼部位,抵紧钻杆,来回拉动小弓,然后将锔钉嵌进钉眼,仔细锤实敲紧,最后涂上糯米浆和骨胶。价格依据锔钉的材质、大小而定,黄铜的比铁的贵,大的比小的贵。由于锔钉是从器物的外壁嵌进去的,同时又不穿透内壁,所以碗内不见钉痕,盛汤盛水不漏。

锔瓷技艺流传了上千年,由于现代化制瓷业的快速发展,加工生产的产量超过使用量,而且物美价廉,瓷器坏了,扔了,再买新的,不会花高价去锔补修复,使得民间普通的锔活手艺无活可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然后逐渐消失了,锔瓷技艺濒临失传。但随着眼下文玩市场的火热,这项传统技艺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82 、吹糖人(淦家吹糖人、溪霞吹糖人)

吹糖人是一种存在于中国民间的传统小手艺。南昌吹糖人是青山湖区京东镇淦家、新建区溪霞镇熊家世代家传的主要谋生技艺之一,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自己熬制的麦芽糖,糖体为咖啡色。熬制麦芽糖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将麦芽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手捏、刀剪进行造型。南昌吹糖人造型朴拙、生动,以动物造型居多,并分为空心糖人(吹、捏为主)和实心糖人(捏、剪为主),空心糖人有:老鼠偷油、黄鼠狼偷鸡、小喜鹊、老鼠挖葫芦、金鸡鸣晓、蛟龙出海、凤凰展翅、孔雀开屏、关公挥大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实心糖人有:关公刀、小剪刀、孙猴子、猴子吹喇叭、小口哨、十二生肖、玫瑰花等,逼真可爱 , 极受人们尤其是小孩欢迎。

83 石埠挂面制作技艺

新建区石埠镇境内多旱地,历来是下半年红薯上半年麦子。石埠自古出产麦子,为制作挂面提供了原材料保证。石埠挂面制作技艺发端于清咸丰年间,由第一代陈亨贞(公元 1865---1935 )从高安开面铺开始,传承至今已经五代。石埠挂面纯手工,以小麦粉添加盐、水,进过和面、醒面、盘条、绕条、二次醒面、 拉条 ,上杆晾晒、下杆、包装等程序。挂面味道鲜美可口,煮时耐煮耐泡,绑把成型,携带方便,是老、幼及病人、产妇喜爱的方便食品,也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

84 、石头街麻花制作技艺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 特色 油炸 面食 小吃 。清咸丰九年(公元 1859 年),新建昌邑人徐义庭为了生计,带着做麻花的技艺,携家人居住 南昌 市石头街,改变麻花配方,在面粉与白糖中按比例加入鸡蛋黄,做出来的麻花、精细小巧,状如双龙盘绕,颜色金黄油亮,味道酥香爽口,很受 消费者 的欢迎,逐渐成为南昌地区特色小吃、特色健康食品。 石头街麻花的主要配料有 面粉、蛋黄、清油、白砂糖、水。其流程主要有:用手将面粉和油搓均,搓透后加水揉成面团,盖湿布饧 20 分钟;将饧好的面团拿出再次揉均、搓成长条切出小剂子、盖湿布再饧 10 分钟;饧好后均匀的搓成细长条、两头向不同方向搓上劲、合并两头捏紧;依次做好所有的小剂子、成麻花生坯锅内放多油烧至 2 成热时下入麻花生坯;在 2 成热的油温中炸至 8-9 分钟、颜色金黄即可捞出。

85 南台米酒酿造技艺

进贤县南台乡是鱼米之乡,良好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优质的酿酒原料糯米和泉水。清朝时南台米酒文化就有记载,每年当地村民都会酿制米酒,用于祭祀,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修造乔迁等。千百年传承的手工酿造技艺,自制的中草药酒粬配方,酿出的米酒“甘醇绵柔,蜜香浓郁、细腻温婉、丝丝入喉”。南台米酒的酿造工具简朴,操作原始,手工精细,酿造器具有 20 多种,以当地原生态环境下的糯米和山泉水为原料,经过糯米清洗浸泡、上甑蒸熟、起锅摊凉、拌曲入缸、搭锅发酵、竹篓入缸、酒体观察、灌装入坛等八道严密工序酿造而成。

86 、池溪脯辣椒制作技艺

脯辣椒制作工艺的起源,缘自清末进贤县池溪乡肖氏祖先肖月甫的一次误打误撞。因无意踢倒一个腌制辣椒的坛子,从而比较、琢磨出用倒坛腌制辣椒的正确方法。脯辣椒制作要把青椒洗净、凉干、剪蒂,剔除破损辣椒,拌以少许盐 , 然后装坛,用稻草压紧封口,倒扣在水能够浸没坛口的砵子里。三个多月腌制发酵过程中,多余的盐和水份流出 , 酸香微黄的脯辣椒腌制成功。池溪脯辣椒风味独特,香辣独特、嫩脆微甜、辣中带酸,具有开胃、佐餐、消油腻之效,生食、熟食皆可,又能和多种菜肴搭配烹饪,且存放食用时间长,深受人们喜爱。

87 南昌板粉制作技艺

南昌板粉是北宋理学家游酢五世孙游严首创,距今已有 900 多年的历史。清末以后,温圳牛牯岭游家先祖游应柒带着祖传制粉技艺,在温圳泉溪,精选上等白米,经过挑拣、浸泡、发酵、磨浆、再发酵、压浆、手工多道搓揉等工序,榨粉果下锅,捞起沥干、晒于竹板。因晒干成一片一板,俗称“板粉”。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食品。

88 、三江萝卜腌菜制作技艺

南昌县三江镇,是江西千年古镇之一,水运通达、贸易繁荣。清乾隆丁未年(公元 1787 年),江南才子陈守中感悟三江山水秀美、百姓淳和,题写“秀挹三江”,后人刻成石匾,虔敬地把它立在政府门口,保留至今。 三江萝卜腌菜制作原料只有三江镇境内仅有的 200 平方公里的沙质土壤种出的萝卜菜,经过种子筛选、冬天种植、春天发酵、夏天窖藏、秋天起缸、调味腌制、主料炸制、辅料炒制、出盘等 9 个主要工艺环节 18 道工艺程序制成,菜品色泽金黄、温润如玉、细嫩清脆、甜中带酸,鲜香可口。

89 、豫章酱卤制作技艺

豫章酱卤制作技艺是南昌褚氏家族的祖传技艺。褚氏家族利用鄱阳湖周边水系的优势资源养殖红毛麻鸭,并用香料制作红毛麻鸭酱卤产品,至今为止有近 200 年历史,逐渐发展成风靡全国的“煌上煌”酱鸭及系列卤制品品牌,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美与好评。豫章酱卤制作技艺坚持高汤制卤,有 9 个主要工艺环节和 21 道工艺程序,使用原料多达 20 余种,主要有陈皮、公丁香、花椒、肉桂、八角、辣椒、香叶、肉豆蔻、白芷、香砂、山奈、沙姜等。制作技艺可分酱制品制作技艺、卤制品制作技艺两种。酱制品有酱鸭、酱鸭脖、酱牛肉等;卤制品有卤鸭脚、卤鸭翅、卤猪肚、卤猪蹄等,成品呈酱色,以辣、鲜、香为其主要特色,色泽清亮,香气(味)感层次分明,咸鲜适口,富有嚼劲。

90 、南昌绳编

绳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手工编结技艺 , 具有悠久的历史。南昌绳编由江右行商文化促进发展起来,出自江右安义有经营结艺生意的罗田黄氏家族,其编织技艺多为家族手工作坊母女相传。南昌绳编的原材料主要是各种颜色的棉、麻和草绳等,由一根绳从头至尾穿梭、缠绕而成的。制作过程重在徒手结绳 , 先后四步结绳步骤 : ( ) 、修 ( ) 、藏 ( ) 、添 ( ) 。其核心手法在于一个“结”字,寄托了人们对于生命连绵不绝的希冀,也暗合了中华民族重团结、团圆的习俗。

91 、湾里豆腐制作技艺

湾里豆腐制作技艺是指湾里梅岭风景区洗药湖主峰罗汉岭上,一种以黄豆为原料,将其研磨、制浆、凝固后制成食品的民间传统技艺。选用当地自产的黄豆,取梅岭清醇甘甜的山泉水浸泡,采用传统石磨手工研磨,上柴火大灶煮沸,石膏点卤以凝固,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石块压制而成。“磨上琼浆,汤滚雪花,瓦罐点卤,洁白无瑕”,这是湾里豆腐的独特之处。湾里豆腐皮内绵软洁白,回味甘甜,能和百味,有宽中益气, 调和脾胃 ,消除胀满,通大肠浊气,清热散血等功效。

92 、萧坛云雾茶制作技艺

萧坛云雾茶制作技艺是绿茶制作技艺的一种, 选用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之巅的鹤岭、萧坛峰上种植的中、小叶种茶树鲜叶, 以独特的手工炒茶加工, 具有“条索壮丽,嫩绿较显毫,汤色清亮,香气持久,兰香略显,滋味鲜醇略有兰香味,叶底偏青绿、嫩绿匀齐”等品质特征。

93 、青云谱腐乳制作技艺

腐乳制作技艺是以大豆为原料,将其加工成百姓餐桌小菜的一种民间传统技艺。青云谱腐乳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朝顺治年间,涂氏家族创始人涂烟公一日驾船远行,并将自制的豆腐干带上船,途行几日,豆腐干长毛,散发出淡淡清香,涂烟公舍不得丢弃,沾着盐就着饭吃,顿觉味醇香美。此后,涂烟公不停地尝试着制作腐乳,摸索腐乳制作时间、发酵温度、腌制调味等,形成家庭腐乳制作绝活,腐乳成为青云谱乃至南昌地区的风俗和特色小菜。村民们每当立冬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于磨豆腐、晒稻草、磨辣椒、做调料。 青云谱腐乳制作技艺以 涂氏腐乳为主要代表,豆腐制作重工艺,接菌发酵重温差,佐料调制有秘笈,味道绝味忘不掉。 2009 年涂氏腐乳制作技艺进入新东方烹饪学院,列入赣菜系列课程,获得中华第五届乡土菜国际烹饪大赛金奖,江西省名菜名点名宴名小吃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江西名小吃。

八、民俗( 27 项)

94 、南昌祭轿

相传,有一茅山道士的儿子与一名叫桃花女的女子相恋,并要娶该女子为妻,而茅山道士却不同意 . 娶亲那天,茅山道士用法术在花轿上安“煞”,欲加害新娘,谁知桃花女的法术比茅山道士还高,她叫两个“牵娘”先用油红纸条在花轿内照,然后用手绢在花轿内掸,称为“解轿煞”。这就是“祭轿”最初的形式。

南昌祭轿是清乾隆年间兴起于南昌县八一、莲塘、向塘、武阳等乡镇的一种古老的婚庆仪式。结婚当天,男方在迎娶新娘之前,停放在大堂上或是大门口的花轿在未出发之前要进行“祭轿”这一婚仪程式。

经过数 270 多年的演变,创作了统一的祭轿仪式,统一的音乐,逐渐形成了祭轿的标准程式。在民间艺人的带领下,又将祭轿的传说和故事加入其中,使祭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得到新的发展,根据南昌祭轿仪式改编的大型民俗舞蹈《彩轿迎宾》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南昌祭轿仪式一般有三个步骤:洒酒祭轿;燃烛照轿;彩绢掸轿。整个过程辅以唢呐锣鼓吹打助兴,更增添喜庆气氛。人们对祭轿仪式非常虔诚。洒酒祭轿以求天助神佑,赐给新婚家庭幸福美满的生活。照轿、掸轿则有驱邪除晦,永保平安的意思,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真诚向往。

南昌祭轿仪式作为南昌地区特有的一项民俗活动,其萌生、发展和不断创新,与南昌县民俗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对其发掘、保护、研究,对南昌地区的婚嫁习俗沿革有着重要意义。整个程式充满了舞蹈性,不但为本乡本土的人们喜爱,而且受到很多外地游客的高度赞赏。祭轿仪式既是一种婚庆仪式,也是南昌县乡土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95 、西山万寿宫庙会

祭祀许逊是西山万寿宫庙会起源的原因。

西山万寿宫原名“许仙祠”,始建于东晋宁康年间。传说许真君为民清正德政为民;镇蛟治水福泽后代;忠孝典范世人景仰;行医治病救民解难而功德圆满,于晋孝武帝宁康( 374 )八月初一举家 42 口连同鸡犬拔宅飞升。后世人们把许逊飞升之日定为庙会朝仙日,以纪念许逊的功德,这一庙会习俗流传至今已有 1600 多年。

西山万寿宫作为净明道自己的唯一祖庭,在海内外千余座万寿宫中地位尊崇,誉名海内外道教界。西山万寿宫庙会活动中心地点在新建县西山镇。参加庙会的人员来自于江西省各县市,其中南昌县、新建县、樟树市、丰城市和高安市的人员居多;另外还有不少祖籍是江西省的外省人员来参加,其中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和四川的人员居多。每年来参加庙会的人多达 50 万人以上。

西山万寿宫庙会从每年农历七月二十起,至九月初一为止,主要内容为庙会朝圣、游神赛会。期间,宫内净明道士在庙会前夕斋戒沐浴,举行道场科仪,然后给许真君神像净身、换袍。庙会期间,各方信众云聚仙宫,人山人海,香火明烛通宵达旦。西山镇到处都是摊贩、小百货、土特产,叫卖声、吆喝声,各种杂耍应有尽有。

西山万寿宫庙会集文化商贸于一体,也是万寿宫文化礼仪的核心场所,其所衍发的移民、商贸、旅游、古建、信仰、情缘等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96 、万寿宫文化

南昌万寿宫文化是由南昌民众建祠纪念许逊发展而来。许逊 ( 公元 239 —— 374 ) ,字敬之,豫章 ( 今江西南昌 ) 人,曾任旌阳县令。为政期间,公正廉明,爱民如子,其治水救灾,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受百姓爱戴。许逊仙逝后,族人和乡民为了纪念他,在许逊故宅和擒蛟之处建祠,开始了祭祀许逊的活动。每当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开始,来自各地的行会、商会和绅士有序地进行祭祀;络绎不绝的民众和香会组织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以示纪念。

江西自明代开始,随着内河航运进一步畅通,沿江沿河的城镇墟市不断兴起,全省各县乡按照省城南昌万寿宫官商士庶、三教融合、多元并存的模式到处修建万寿宫或许真君庙以保护城镇乡村,蔚然成风。江西移居省外的农、商等人士在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城乡同时普建 1300 多处万寿宫用作会馆。现今,在台湾、香港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有供奉许真君的万寿宫。

万寿宫文化是赣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涵丰富,囊括哲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功能多重而效应弥强的文化现象,成为赣民联系的文化纽带和发展商品经济的精神依托。

97 、齐客过年风俗

齐客过年风俗是农民每年举行的特有传统节日,发源于罗家镇楼付村,分布在青山湖区罗家镇及南昌市周边地区。

齐客过年风俗可追溯到明朝中末期。据说付村的祖先原先居住在河南黄河岸边,于明朝中期移居到青山湖区罗家镇。从祖公绍荣公起,齐客过年风俗至今已流传四十多代之久。

齐客过年风俗的过程分两段:一是正月十一的祠堂会,二是正月十二祠堂前的行饭会。正月十一这天,各家的亲朋好友就会来到这里相聚,吃完中饭,人们敲锣打鼓来到每家每户门口接红蜡烛。听到锣鼓声,每家每户就会拿着约一米长的红烛和线香跟在队伍的后面,围着村庄转一圈,最终来到祠堂门口,人们各自点燃自己的爆竹,把红烛和线香放进祠堂内。等所有的红烛线香到齐后,便一起点着,以祈祖宗保佑次年人财兴旺。到了晚上,如有当年谁家里添了男丁的,这时要在祠堂里散发红豆给各家各户,让大家分享喜悦。正月十二,早上(约 7 时)一阵锣声后,人们把饭桌和饭菜抬到祠堂门口的空地上集体就餐,这就是行饭会。整个村庄的村民和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大团圆饭,象征着村民们今后会更团结和日子会更美好。

齐客过年风俗在展示村民善良、纯朴、好客的本性的同时,对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等方面,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98 、石岗梅烛灯

新建县石岗梅烛灯又叫“板灯龙”,是当地的一种民俗。于每年正月十三日晚上举行,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余氏家谱》载:洪武三年( 1370 年),明太祖朱远璋御驾石岗天子庙进香还愿,时值正月十三傍晚,余姓村民手执灯笼火把接驾照明。朱皇帝大悦,重赏余氏家族。自此,每当这天,余姓村民必操灯舞龙,以示纪念,并形成风俗,进而演化了“辞旧迎佳节,三灯庆新春”,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节庆活动。

梅竹灯由板凳窜接而成,每条凳上安放三个上大下小用彩色纸张糊成的灯笼,约有四百多节。龙头为蛤蟆(青蛙)形、龙尾为莲花形。出行时,由一对牌灯开路,接着是众多长寿老人的手提灯笼。敲锣打鼓从祠堂里迎出龙头后,各家各户出灯结成长龙,从天子庙牌楼而进,绕村走三圈,然后来到石岗街上,沿途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迎接。与此同时,河对岸几个村庄的十三条龙灯也相应欢舞,整个石岗顿时变成火树银花不夜天,五彩斑斓,蔚为壮观。最后龙回村拆板,村民争相扛着板灯往家跑,有谁先到家谁当年财运亨通之说。

石岗梅竹灯历史久远,户户参与,场面浩大,气氛热烈,是石岗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牌,在方圆百里影响甚大,灯名、灯型和精巧的制作富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

99 、张公上梁歌

张公上梁歌即“喝彩”,是人们建造房屋时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兴起时间无记载。起源于进贤县张公镇,流传于该镇的老王村、黄家村、上支村和铜岭村等地,辐射进贤县其他乡镇。

张公镇一带的屋脊横梁选上梁的仪式很庄重,也很有趣。要选黄道吉日,请来亲朋邻里致贺。一般是在太阳未出来之前进行,新屋要贴上一副红对联,时辰一到,燃放鞭炮,即上梁开始。上梁的头天下午,还有个仪式,先是由房主和木工师傅向鲁班叩头祭拜,之后每一道工序唱一道“上梁歌”(喝彩)。横梁架毕,还得“抛梁”,木工、石木师傅在梁上边喝彩,边把房主早准备好的茶叶、米豆和宝袋(红包),抛进跪在地下房主子孙的衣兜里,表示“招财进宝”;之后又将包子、麻糍、糖果、香烟等抛在地上,前来祝贺的人们争抢而食,寓意“沾喜”。仪式完成后,房主要给工匠师傅分发红包,然后摆上酒席,共庆新居落成。

张公上梁歌分为祭梁歌、祭欢歌、展梁歌、吊梁歌、祭酒歌等五部分,贯穿于新屋上梁的整个过程。上梁歌的彩词朴实无华,朗朗爽口,词意多喜庆祝福、古代典故,寄托着祈求家和业兴、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一般为口传心授,亦可临场发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色彩。

张公上梁歌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民间习俗,是张公镇一张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名片。

1 00 、安家开大炉踩金砖

开大炉踩金砖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融祭祀、迎春、祈福为一体的民间文化习俗,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安义县石阜镇安家自然村,距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历史。分布区域为石阜镇的赤石、安家、堎背等自然村。

开大炉踩金砖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三申时进祠堂祭祖起,至十五日丑时熄灭全村所有花灯止,共有十五套仪序。村民们燃放鞭炮、点亮花灯、敲锣打鼓、喊号领唱才艺表演,每一项活动都多姿多彩、独具特色。寄托着人们迎春接福,驱除邪恶,喝彩拜年、阖家安康,财源茂盛的美好祝愿,全村喜气洋洋,沉醉在节日的欢乐中。其中,“开大炉踩金砖”是诸多活动最精彩的部分。在众社火手、旗手高昂的歌声中,祠堂前场地上的熊熊烈火渐渐熄灭,这时,两个头扎红巾、上身赤膀、下着红布棉裤、腰系红布带、赤着双脚的“奴马”(分别为 68 岁、 76 岁),赤脚信步走过火堆,踏上了烧红的九块砖(寓天长地久),剩下六块用手隔一层草纸夹起,再走过火堆。

开大炉踩金砖在江南一带少见,是当地村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自娱自乐活动,因时间久远形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习俗,有广泛的群众性,保留了诸多民间艺术,体育竞技,民间词曲的原生形态,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形式,对民俗研究有重要价值。

101 、棠溪新屋上梁

棠溪新屋上梁是乡村民众建造房屋时的一种风俗,发源于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秦坊村棠溪魏家自然村,主要分布于南昌市各县区及其同边邻县。寻根可上溯至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历史。

棠溪“新屋上梁”共有“选村”、“出梁”、“画梁”、“祭梁”、“护梁”、“上梁喝彩”六个程序。其中尤以“上梁喝彩”一项最为经典。新梁是头一天请木工选用上等木村精工制作而成不能打榫眼和钉铁钉,梁中央画上经进绿出的阴阳太极图,傍晚时分,放置宽敞静处,不能被人跨过,全家人还要上香燃烛祭拜。第二天良辰吉时,鞭炮响起,人们敲锣打鼓,吹着唢呐,由屋主儿孙辈抬起新梁,护送至新屋堂前,由匠工给新梁披红挂彩,按顺序给新梁喝彩。喝彩后,新梁徐徐升起,梁的大头朝右方先上,意为金龙腾空而起,在屋顶严丝秘缝地合上。这时,新梁两头竖起由亲戚送来的两根带绿叶的新鲜竹子,寓意节节高升。接着又把米果(俗称“发宝”)从屋顶向下扔,观看的人们齐来哄抢,意为宝从天降,大发大富,讨个好彩头。

新屋上梁仪程利用新屋上梁,将梁比喻龙,又把龙视为家为中轴的敬仰、敬重的图腾,给予祭,给予祭拜,反映了当地民众祈求平安和谐、无灾无患、事业兴旺、发家致富的夙愿,融洽了邻里亲明的亲情友谊。这一风俗为南昌本土所独有,也是中华民族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102 、罗家南行军庙会

青山湖区罗家镇的“南行军庙会”起源于明代初期,至今有六百余年的历史。香客主要分布在罗家镇及南昌市的周边地区。每年一次,是广大群众自发形成的集宗教祭拜与商贸交流于一体的民俗活动。

南行军庙是为纪念护国大元帅岑参而建。岑参,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天宝年间进士,其诗激昂雄健,突出守边将士们报效国家的无畏气概。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近封岑参为护国行军大元帅正神,并兴建庙宇,为民众祭事。南昌市周边地区的民众纷纷前来烧香敬神,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庙会。整个庙会为期五天,高潮在农历七月二十日这天,古庙前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前来进香的香客蜿蜒数里,鞭炮声、锣鼓声、叫卖声、吆喝声、喧哗声,不绝于耳。庙会最精彩的时刻是二十一日凌晨前的半小时。为博得最佳彩头,各地的香客头一天就沐浴更衣,手捧香烛,一路敲锣打鼓,早早来到南行军庙前等候,争取第一个进庙烧第一炷香。

庙会具有宗教文化背景,在数百年的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风俗。人们通过进香朝圣祈求平安吉祥、事业兴旺,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对研究中华民俗文化有重要价值。庙会又形成了庙市,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103 、北刘风俗

北刘风俗抬菩萨轿子亦称“轿舞”。发源于南昌市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区内的胡家村委会北刘村。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相传,明朝末年刘氏先人从四川调任南昌知府。明灭后,不愿在清朝为官,被迫害致死,其儿子由家丁聂三、聂四抚养成人,隐居郊区务农。子孙繁衍成南刘、西刘、北刘三个村庄。北刘为感念恩德,遂将聂氏兄弟与福主菩萨、东海龙王置于祠堂敬奉。为求菩萨庇佑,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和春节期间,将菩萨抬出来在村里村外游走几圈,以祈平安和庆贺节日。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风俗。其主要内容为:先将轿子从祠堂抬出,扎好抬扛,再敲锣打鼓由房族长将菩萨抱出,安放在官椅中,请画师给官椅和菩萨装金。官椅正前方写上吉祥话语,靠背插五彩小旗,两侧及前边插香烛。起轿后,随着鞭炮锣鼓声来到村中心场地,表演“闪轿”、“磨轿”、“翻轿”等舞蹈动作,之后,再上每家每户去喝彩。彩词多为祥瑞祝福字眼,颂古唱今,一领众和。喝彩完毕,回到祠堂门口,由房族长祭轿后,将菩萨请回祠堂案位。如今轿舞队伍中还增加了龙灯、高跷、宫灯等的表演。

北刘风俗源于祭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其萌生、发展和不断创新,历经数百年,形成集舞、乐、灯彩为一体的乡村艺术,观赏性强,内涵丰富,对研究南昌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104 、秦坊结婚贺郎

秦坊结婚贺郎发源于青山湖区罗家镇秦坊村行会棠溪家(东房)自然村,至今有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罗家镇周边、南昌县及其相邻的区域。

结婚贺郎是当地结婚庆典仪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共分发烛、安席、出菜、传花、传花轮贺、收花散食、打花烛进房七个内容。贺郎在结婚当日夜晚酒席中进行。傍晚时分,在鼓乐声中点燃由新郎母舅送来的龙凤花烛(发烛);结婚东家将母舅安排在喜宴上首,母舅又给披红挂绿的新郎独安一席;接着是“出菜”,先出红烧肉、红烧全鱼、红烧竹笋、红烧油豆腐条,意为红火富有、年年有余、节节高升、金条满贯,每出一盘菜,鼓乐手要吹打一番;这时,主厨将插有状元花的豆干,唱着贺郎歌送到母舅席上,母舅首先打出贺郎歌,随之自上到下、从左到右,各席依次续贺。如此反复。一人先唱,众各昌,一曲终了,鼓乐一番,吹吹打打,又唱又贺,喜气洋洋,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由主厨打出“收花散席”贺郎歌,打花烛送新郎进洞房。

贺郎歌分传花歌、主歌、副歌、收花歌、进房歌等五种,讲究伦理礼仪,家庭和睦、生活美满、延续绵远,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尤其是歌尾加花唱法,更具艺术特色。

结婚贺郎是婚俗文化、伦理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断传承发展,具有深厚的赣鄱历史文化特征和浓郁的乡土特色,为南昌市部分地域所独有,是棠溪秦家村村民交流感情、融洽亲情的重要平台。

105 、青云谱舨王庙龙舟赛

舨王庙龙舟赛是青云谱区施尧村每年农历 4 30 日祭祀舨王的一种仪式。起源时间无从考证,但民谚“东湖的鱼,西湖的虾,施尧的龙舟赛万家”流传至今有千余年历史。分布区域为青云谱辖区内的城南村、前万村、黄溪村、三店村、熊坊村、下尧村、石马村、万溪村、楞上村、热心村等地。

据记载,东晋时期,每年施尧一带屡遭抚河水患,人们苦不堪言。一年四月初八,三位运石料的押运官,身着战袍,腰悬利剑,手持长矛,终将兴风作浪的水妖制服,也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后人为纪念为民除害的壮士,在施尧村修建了三座舨王庙,在象湖水域开展龙舟赛便是大型祭祀活动之一。龙舟开赛前,各支龙舟队先要随同旗队、响器班前往舨王庙祭拜,再往赣江或象湖进行比赛。参赛龙舟由附近诸村各出一舟,船员服装、旗帜等与船体颜色一致,各船有别。龙舟下水,还要焚香祭江、杀雄鸡血洒在龙首之上。挥旗者为龙舟的指挥,击鼓敲锣拍板按旗手的指令有节奏地进行,划手分坐在龙舟两侧,按锣鼓板点划桨。比赛终点设有投标船,当竞渡龙舟快到终点时,将系有红布条的“标”投入水,让各龙舟争夺,夺得“标”者,才算胜利。

龙舟赛因祭祀英烈而兴,展示施尧地区民众崇高正义、惩治邪恶的正直质朴的传统道德,经过长期的嬗变发展,又形成为一种乡风民俗,在竞赛中凝聚起一种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的精神品质。

106 、向塘灯棍节

向塘灯棍节,江西地方民俗之一,俗称“竖神灯”。源起南昌县境内港头胡氏,距今已有 320 多年历史。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新建、安义等县。

灯棍节属于民间自创形成的一种祭祀形式,是村里祭祀祖先、传承祖业、祈求平安的一个传统习俗,固定地方不游动的求神保佑会。每年元宵节将要来临,也是春耕生产快到的时候,村民请客邀友、观灯看戏,举行祭祀大典,家家户户宾客汇集,燃鞭放炮,庆祝节日。

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一大早就委派专人在村里戏台空场的中心挖好一个深约 1 米,直径约 0.5 米的大洞,并准备好长约 15 米灯棍。灯棍分三节,下面一节木桩最粗,直径有 1 2 寸左右,长约 7 米。第二节也是木桩,约半尺粗、 5 米长,第三节是竹竿,有成人手腕粗、 3 米长。竹竿顶端挂一盏灯笼,表面书写“南阳世家”四个大金字,灯笼里面插上一支直径 5 厘米的红蜡烛。竹竿顶端还要挂上从竹子上采摘下来的新鲜竹叶,以示新年新气象、新人代代繁衍、欣欣向荣。另外,还装饰有五颜六色的彩色小灯泡,晚上接通电源后便会熠熠闪光,各家美观。下午两点半左右,在族长一声“起灯”的号令下,一百多青壮年劳力便会每人手持一柄鱼叉将灯棍慢慢顶起,另有 20 多人反方向用力拉固定在灯棍中部的粗绳子,众人齐心协力地将长达 15 米的神灯竖立在位于村里戏台空场的中心,紧接着周围便会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下午和晚上还要连着上演两台大戏,以供参观者欣赏。这根神灯要一直竖立,直到正月十六,才会被放倒、收起,坑洞也要填平。至此,整个灯棍节才圆满落幕,全体村民的祈福活动也宣告结束。

灯棍节总的特点是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经过人们几百年的信仰,十几代人的精心操作和发展而彪炳千秋的传统习俗,它象征着家族后裔世代发达兴旺,英雄辈出,才财集汇。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促奋进、图发展、宏大业、勤务农、盼丰收的心境,它让人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一股永远都使不完的劲头,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107 、梦山梦文化

梦山,位于新建县石埠镇境内,距南昌市 25 公里处,距县城 20 公里,占地面积为 15 平方公里,南北走向,南北长 1300 米,东西宽 500 米,主峰海拔高为 235 8 米,称罕王峰。

梦娘娘庙位于罕王峰,正殿为梦娘娘神像,左右金童玉女侍候,旁殿供观音大士神像。大殿两厢设梦床,男左女右,供术梦者“服梦”之用。庙门前有一副楹联,曰:“大梦梦中原是梦,此山山外更无山。”

梦娘娘庙建于南宋宝祐年间(公元 1253 1265 年)。宜丰县举人姚勉在赴京科考前夕,曾在梦山夜宿,梦见刘护之母罗氏托给他一个好梦,当年高中状元(公元 1253 年),姚勉回家后,在梦山便捐资增建一座宫殿,内供刘护之母罗氏偶像,名为之“梦娘娘”。也叫“梦娘娘庙”,又叫梦山。

三国蜀王刘备曾孙刘护在东晋元帝建武之年(公元 317 年) , 佐晋中兴有功,元帝封刘护为广惠王,刘护母亲罗氏协庆夫人。公元 318 年,刘护率领众将来到梦山,因平乱有功,元帝就战地加封刘护为罕王,所驻山峰为罕王峰。南北朝时期,公元 502 年,和尚李月鉴在梦山建罕王庙,庙中供三王塑像,正中为罕王刘护,其左为其舅英毅王刘铿,右为其弟广顺王。

梦娘娘托梦的传说名扬海内外,相传求梦甚灵,前往求梦的人络绎不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描写梦山作品和故事,如姚勉,施肩吾,朱权,张位,喻嘉言,朱轼,胡中藻,陈宝箴、文廷式,张勋,陈三立,胡先骕等名家,极大丰富了梦山文化内涵。

梦山文化是赣鄱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一种文化,融合了儒家的伦理和道家信仰情怀,其内涵丰富、功能多重且效应弥强,形成了独特的梦山文化,影响了千余年来江西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发展,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具有极高而重要文化价值,至今光辉夺目,魅力不减。

108 、松湖龙舟赛

新建松湖龙舟赛是新建县松湖镇一带,每年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期间(农历初一至初五),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一项民俗活动。起源时间无从考证,在当地有句民谚“初一划、初二歇、初三初四划到节”,流传至今有千余年历史。龙舟赛分布区域为新建县松湖镇辖区内的铁湖村、璜坊村、仙亭等地。

根据现有资料考证,许多人认为,从远古社会起,居住在江西土地上的古越族先民们,可能有乘坐装饰蛇图腾的独木舟去探亲访友的风气。新建县旧时从农历四月初一起,划着龙舟到通水的山村亲戚家去游玩,以此加强联系,亲友便用鞭炮、香、钱等物接待。至战国时期,特别是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将龙舟竞渡与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新建县誌》亦有相关记载。

新建县的龙舟赛有着自己的特色,龙头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为“黑龙”或“灰龙”,龙尾大多用整木雕成,充满鳞甲。龙舟开赛前,龙舟队先各自前往村里的庙里烧香、祈福、放鞭炮,从庙里将龙舟抬出,再往锦江进行比赛。参赛龙舟由附近诸村各出龙舟,船员服装、旗帜等自行统一,一般不会雷同,极易分辨。锣鼓手为龙舟的指挥、划手均为青壮年,分站龙舟两侧,按锣鼓节奏划桨。开赛号令一响,众划手奋勇争先,一往无前,锦江两岸呐喊助威的群众群情激昂,欢声震天。参赛队自己统一约定,按锦江东流的方向每队一直朝前划,中途陆续有自愿放弃的,而坚持到最后的的为胜出方。

龙舟赛由走新访友演变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乡风民俗,富有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在历史上最多达到了 30 多支队伍,至今,松湖龙舟赛已成为新建县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109 、新建社火节

社火是新建县一项珍贵的历史遗产,主要分布在新建县石岗、石埠、西山、松湖、生米、流湖、望城、长堎等乡镇,以及丰城市沿新建县部分乡镇、高安市沿新建县部分乡镇、奉新县沿新建县部分乡镇、安义县沿新建县部分乡镇,其规模庞大,活动范围广泛,在群众中有非常深厚的民俗情结。

长久的岁月中,新建人的祖先在繁重的体力劳动,田间劳作之余,总会寻找一些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东西,一些自娱自乐、自发形成,众人参与的活动。在年节习俗之外,便有了社火这种形式。

新建历史上是道教净明道的祖庭,其代表人物许逊因治水有功,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历朝历代都受到香火的祭拜。社火同时又起源于道教文化,自晋代以来,新建县社火便以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承下来。

在新建历史上一直有过社火的习俗,官府、民间争相祭祀,在新建县古县志中即有过比较详细的记述。社火来源于乡村,是新建县民俗的一个重要支点,具有展现新建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创造的重要价值。长期以来,社火扎根于新建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新建地方特色;体现出新建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见证了新建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在赣文化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进行社火的习俗的研究,对传承新建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社火这种习俗进行传承和保护,是对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和保护,是对赣文化的最好贡献。

110 、白圩牛会节

进贤县白圩牛会节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商贸功能较全,辐射区域较广,是进贤县具有代表性的集商贸,文化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初二的白圩牛会节,距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一个神奇优美的民间传说故事。经过历代传承人的继承和发扬,由单纯地对牛进行交易活动,逐步演变发展成现今为期四天,涵盖牛的交易、竞技、评选、巡游、商贸和文化等规模宏大的综合型节日。牛会节的举办,带活了整个市场,推动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的物资流通,各类文艺表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对发展经济和弘扬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机械将逐渐替代牛的耕作功能,导致牛会节的规模逐渐缩小。近年来,白圩乡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牛会节这个平台,打造本土的品牌文化。

如今的牛会节期间,市场商铺张灯结彩,大街小巷人头攒动,万寿宫戏台锣鼓喧天,街头技艺表演掌声阵阵。东山脚下的一块开阔地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而来的黄牛、水牛、白牛、花牛、大牛、小牛,连与进贤接壤的临川、丰城、东乡等区县的牛和牛商牛贩也起来赴节。有带牛来交易的,有牵牛来估价的,有冲着比赛来的,有为了争“王”夺“后”来的……人们在一起评价牛的优劣,谈论牛的忠义,交流饲养经验,祈望人类的好朋友——牛,为自己带来好运气。牛会节上人声鼎沸,奔牛比赛激烈刺激,评选“牛王”、“牛后”高潮迭起,巡游展示热闹非凡。

111 、西湖中秋烧塔

贤西湖李家的中秋烧塔习俗,内容丰富,传统韵味浓厚,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据传起源于元末刘伯温在月饼内藏字条,约定八月十五举火为号,武装反元。烧塔举火即由此而起,并传衍至今。

西湖李家依山面临湖,地处进贤西北边缘,位置相对独立。为了生存和发展,村民历来有抱团心结,在大的事件和节庆活动中,有整体参与意识。为此,西湖李家的中秋烧塔与其他大多数地方的孩童玩乐烧小塔不同,逐步发展成现今的赏月、祭月、烧塔等一整套全体参与的仪式。烧塔场面之大,节庆气氛之浓,传统韵味之足,都让人叹为观止。

西湖李家中秋烧塔的传承虽得益于中秋节这个载体,但更与李家历代办事公正、克己为群、有威望、有凝聚力的人士和现今的村民自治组织密切相关。中秋佳节的夜晚,全村男女老少聚合在晒谷场上,在一轮明月下,吃月饼、品甜柚,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祈望月神来年风调雨顺,点燃塔火驱走邪恶灾难,希冀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村民参与这一团体活动,振奋了精神,鼓舞了斗志。在一笑一乐、一闹一哄的合作中,还可消除平日产生的误会和积怨,增进乡邻的亲情和友情,促进社会的和谐。

112 、后岸陈蔡灯

后岸胡家隶属万埠镇团北村委会所辖,随历史变迁,先后又分基义庄、团北等村,三村 1700 多人。

后岸胡家风俗民情绵远流长,春节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陈蔡灯”“马灯”“蚌壳灯”名扬乡里,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一的“陈蔡灯”灯会更是别具一格。

“陈蔡灯”历史悠久,始源于明朝,明永乐十九年进士胡新,官至监察御史, 朝廷 之重臣。胡新微服私访山东,被山东皮铁苟打进水牢,所幸故里二尊菩萨显灵,胡新得救,为报答两尊菩萨浩荡神恩,胡新令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为“陈蔡灯”灯会。

“陈蔡灯”规模之宠大:三个自然村,四条灯,每户一板灯,一板连一板。板灯前后相隔距离近 700 米,参加灯会活动人达 1700 多人。

“陈蔡灯”气势之磅礴:三个多小时的游灯活动中,撑灯人不停地大声呐喊,圣喜人欢,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呐喊声时而起伏,伴随着锣鼓声、唢呐声、爆竹声,人山人海的欢笑声……声音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远处看去, 700 多米长的“陈蔡灯”像一条火龙,时而昂首腾空,时而俯首下窜,时而弯曲,时而挺进,这不正是一条活生生的火龙。

“陈蔡灯”是祖辈给我们留下文化遗产,它象征着吉祥,象征着平安,象征着来年风调雨顺。乘改革开放东风,后岸胡家将把“陈蔡灯”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让“陈蔡灯”以崭新的姿态,再现世人面前。

113 婴儿传统理发礼仪

婴儿传统理发礼仪风俗,起源于南北方朝时代,盛行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 11 代传人记载。其风俗承载着儒家文化礼仪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希望其子孙后代平安幸福升官发财、高中状元、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风俗融合了儒家文化的礼仪,历史、天文、地理民间习俗易经中五行择运势、地理风水、佛家的祈福文化,讲究天、地、人、和。对其人的德行要求极高,受其地理环境影响和场地限制着风俗的隆重程度,历史上记载了不少此风俗的名人典故,此风俗在别的国家没有,是有着一千多年浓厚历史文化中国独有的风俗。

婴儿传统理发礼仪风俗需特定的场所,固定的礼仪模式,是一项正在流失又为广大人民所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14 、西湖红樟香陪嫁习俗

江西出产的红香樟,是江西地区的独特树种,材质气味和保健功效以红樟树最好。气味温和醇香绵长悠久,功效可以治疗关节疼痛,清心醒脑,驱虫驱蚊。是非常好的家具保健材料,放在家里,就能起到保健作用,我们的先民,把樟木做成箱子,既可以做家具,又起到了保健作用,成了南昌地区的习俗,长期以来,已经成了南昌地区的习俗。开门立户家居必有樟木箱子镇宅,百姓家女儿出嫁,也总是因为有樟木箱做嫁妆而令新娘自豪。千百年来,此习俗流传有绪。直到今天,这个传统文化还在继续传承着。

115 、三江抬故事

三江抬故事自唐末宋初便流传于三江镇南街村,每年正月十三和农历八月十八是三江镇南街村蔡家举行抬故事的日子,至今已流传千年之久。

抬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将装扮成故事里人物的演员,用故事架(一张四方的桌面,面积约 130cm × 130cm ,四个桌腿很短,约 10cm 高;四周围了一圈矮矮的铁栅栏,约 10cm—15cm 高,以保障演员安全;桌面中间竖有一到两根木桩,用来固定站在桌面上的演员,使其保持站立姿势不滑倒;故事台左右两边套有麻绳,供扁担穿过)抬起来,到处游行。

抬故事的内容取材于历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古典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情节,是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习俗表演,更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财富和知识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16 、筱岭桥烛灯

新建区 石岗镇 筱岭村的桥烛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这一元宵节习俗至今已有 600 年的历史。梅烛灯是筱岭村一年之中最大的盛会,每年举办一次,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六,也就是每年元宵节的第二天,每到那一天,观礼的人群就会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人声鼎沸,比过年还热闹。

在上新建地区民间有句俗语“过了月半(元宵)不扬灯”,但为什么筱岭村却在正月十六出灯呢?当地有个传说。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其主战场就是江西的鄱阳湖,因此他对江西情有独钟。一年农历正月十三,他巡游鄱湖后来到新建的石岗镇,前往著名的“天子庙”进香还愿。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款待,朱元璋龙颜大悦,并流连忘返,说是要小住几日在镇上过完“元宵”再起驾还朝。石岗镇附近有个筱岭村,依山傍水,山上长满了竹子。(“筱”为竹,故村名为筱岭村)。村里的百姓闻讯朱元璋元宵过后要路过本村,不敢怠慢,又听说他喜欢灯彩,紧急动员,全村男女老少倾巢出动,就地取材,上山砍竹,削成篾片,扎成长条形灯笼,串在板凳上。然后浩浩荡荡,前往距村不远的锦江大桥边列队迎驾。自此,这种灯彩活动取名“桥烛灯”,而且“玩灯”日期定为正月十六,沿俗至今。

117 、泉岭香灯节

泉岭香灯节是进贤县泉岭乡鞠家村的中秋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吃过早饭,鞠家村各家各户的村民们,带着自家的稻草和购置的香火,陆陆续续来到祠堂,将稻草交与村中编织草龙的能手后,点烛焚香,祭拜祖先。草龙的龙头,用竹篾扎好框架,装上用稻草扎成的龙眼,用稻草编成的龙舌,用芭棕做成的龙须。龙身全用稻草延续编织,一般从几丈到 30 丈不等。然后收结龙尾,对接龙头,盘好龙身,等待晚上出灯。夜幕降临,祠堂前响起密集的鞭炮声,由当年成婚还未生育的后生高擎龙头,身强力壮的村民分段抱着龙身,来到村前晒谷场。在晒谷场等候的男女老少,纷纷将点燃好的香支插在草龙身上,同时抱着龙身,跟随龙头在晒谷场上闹场三个大圈,然后围绕着全村巡游。巡游途中,经过两处神庙,拜神续香。 香灯巡游完毕,回到晒谷场,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草龙绕大圈奋力奔跑,神轿在圈中进行翻轿表演,活动进入高潮。村民们用力拽着,草龙扯成多截,预示着龙生多子,鞠家人丁兴旺。村民们将草龙焚烧,火光熊熊,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

118 、幽兰渡年猪

幽兰渡年猪是流传于南昌县幽兰镇涂洲村,传承祖业、祈求平安的一个传统习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六,家家户户外出的人都要回家参加渡年猪的仪式。在渡神猪之前有专人敲锣打鼓从村里的祠堂把菩萨抬出来(菩萨多为刘备关公等三国历史人物)。菩萨围绕村里的主干道游行一周,家家户户都要在道路两旁插上红红的蜡烛,俗称“插路烛”,并放鞭炮迎接菩萨,乞求菩萨保佑全家新年大吉。路烛插完,下一个仪式就是“接槽盆”,去杀猪的屠夫家把槽盆请过来,这一路上同样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异常热闹。然后就是“接年猪”,在迎接年猪之前养猪这房的当头人家要沐浴、烧香、还要“问信告”。按照“问信告”指定的线路把神猪接来之后,还要引导年猪游村一周,期间仍然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过了凌晨 12 点,才是“渡年猪”仪式。年猪渡完并把毛刮干净之后,要放在专门的案板上由专人抬着年猪再次绕村游行一周,家家户户以鞭炮迎接。幽兰渡年猪场面壮观、热闹,气势宏大,仪式感强,象征着家族后裔世代平安,发达兴旺,英雄辈出,才财集汇,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促奋进、图发展、宏大业、勤务农、盼丰收的心境,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119 、南昌新屋上梁习俗

“新屋上梁”习俗是在汉民族中有着较多流传的一项民间习俗。 南昌新屋上梁习俗 指的是建房时安放屋顶主梁前后的各项仪式,主要有进贤县 张公上梁歌、青山湖区棠溪新屋上梁和安义做屋上梁等,内容大致相同又各具特色。安义做 屋上梁从选木开始,到唱“上梁词”为高潮,至“上梁宴”罢方才结束,历时一天多,包括选材与伐木、加工成型、祝梁、 敬梁、拜梁、缠梁、上梁、吊宝袋、关梁、上梁宴等环节组成,以“伐、祭、拜、唱”为主要内容,既有燃香祭祖、伐木成梁的庄重仪礼,也有锣鼓奏响、清唱彩歌的音乐形式,更有家族聚餐、鞭炮齐鸣的热闹场面,可谓形式丰富、内容饱满、相得益彰。

120 、南昌赶墟习俗(黄洲墟日、罗家赶集)

虚市、墟市、圩市三个词语均指农村集市。赶墟作为南昌的传统民俗由来已久,一说是源于关公打黄家洲的典故,另一说,则是因为安义等地居民多是黄巢起义时南迁而来,所以墟日风俗也随之由故地传到了这里。 南昌赶墟习俗主要有进贤县白圩牛会节、安义县黄洲墟日、青山湖区罗家赶集等。黄洲墟日、罗家赶集 通常持续三天,有时会长达七日,主要内容有 普通交易、牛市买卖、唱戏听戏、文化活动、亲朋团聚,并 日渐成为当地的一项标志性文化活动,不仅是一个物资交易的微观市场,还是当地民众观念、生产及生活方式的生动载体,包含着当地民众长期传承下来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是活态的文化遗产。

121 蒋巷黄河灯阵

在南昌县蒋巷镇北望、白岸等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那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到初六,在村落边的河滩沙地上,摆上据说从上古流传下来的黄河阵。灯阵由两米多高的竹竿构成,大约每间隔一米就竖着一根或红或绿的竹竿,竹竿上面则有一盏莲花底座的彩灯。据当地传说,黄河阵由通天教主金箫、银箫、碧箫三姐妹所创。千百年来,三箫娘娘被视为平安、幸福的庇护神,所以黄河灯也叫幸福灯、平安灯。灯阵由 99 个弯,一直走完别回头,象征着一帆风顺、幸福平安。还有人说,九曲黄河阵是因其路线三回九转,寓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而得名。

黄河阵在蒋巷北望、白岸一带流传久远,历史悠久。但近代由于战乱中止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十年动乱时期,黄河阵被列为迷信活动而遭到禁止,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在才重新开展起来。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扶持和群众做法努力下,白岸村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在里面开辟一块场地专门布置黄河阵。在里面设置了固定的竹竿,供奉三箫娘娘的高台,每年活动开始前几天还会在竹竿上安放莲花底座的小彩灯,用彩带依据黄河阵势图标示出走阵的线路,将三箫娘娘的神像在高台上安置好,并以彩灯装饰。

在当地百姓眼中,三箫娘娘就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护神,保佑他们身体健康,子孙满堂,风调雨顺、家业兴旺。一年一度的黄河灯会,是当地百姓隆重聚会的的喜庆节日,久别的亲人重逢在一起,是加深血脉亲情联系的有效方式。在当前农村生活方式巨变的情况下,已经很少有如此规模的有组织的群众集体体育竞技活动,该活动作为古代黄河阵势图的现实演绎,又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显得尤为珍贵。

122 、东湖打梭子

打梭子是南昌市街头巷尾盛行的小孩子游戏,是民间十分喜爱的一项民间游戏,有着广泛的参与性,其地域分布较广泛,除南昌市外、市郊及周边地区亦有分布,工具简便,不花什么费用,可由小朋友自行制作,可藉以锻炼动手工的能力。打梭子需击打准确,要练就眼明手快的技巧,几乎和英美流行的垒球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隐含的竞技规划可训练小朋友遵守行为规范,锻炼社会组织能力,是深受当年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民间游戏打梭子,是民间最通俗、最简单的游戏。同时,又兼容了体育竞技的特点,它不但能锻炼人们的身体,而且能开发智力,培养游戏者的组织能力、创作能力。如果多人配合参与,能增强团结互助、集体荣誉感,其不受场地限制,学校操场、休闲广场、前庭后院均可开展。

打梭子有独特的工具,一定的场所,有固定的规则,是正在流失的一项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23 、安义硬门拳

安义硬门拳是安义县新民乡皎源地带盛行的一种民间武术,它的形成主要是对南宋“岳家拳”的借鉴与创新,也属于“南拳”的一种。帅氏历代族人经历战争实战的检验,在学习“岳家拳”的基础上根据实战的需要不断创新拳法,将拳法的重心定在“猛、狠、稳、准”上,逐步形成了具有朴实、凶猛,便于实战的安义硬门拳,并一直在安义世代传授。

安义硬门拳涵盖练功法、拳术及棍术,它以“四门拳”为基础套路,主要练手、步进退闪躲的方向路线和劲力,手法有柳叶掌、锤子手、四公手、沉桥手、拉弓手、马蹄手、搂、抛、插、抄、扣、封、臂等,步法有四平马、弓步、扑步、跪步、虚步、骑龙步。特点是套路小巧玲珑,刚劲凶猛,动作朴实,攻防结合,手脚并用,左右开弓,连环往复,讲究步走四面,拳打八方,手法密集,步法灵活。

安义硬门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拳种,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强身健体的科学保健价值及教人明德向善的伦理教化价值。安义硬门拳传人帅式丰长年潜心钻研,不遗余力练习此拳法,曾获江西省第三届“陆羽泉杯”传统武术大赛冠军及全国首届“金唛杯”传统武术大赛拳术类冠军。他开办了安义县精英武术馆,常年招收学员,教授拳法,致力于硬门拳的传承。

124 湾里中药炮制技艺

湾里中药炮制技艺是各时代的中药大师长期积累、不断总结而成,重道地、细挑选、明鉴别、精切制、巧炮制,从洗、浸、渍、泡、切到炒、炙、晒、藏均十分考究,形成了湾里中药炮制技术独特、完整的体系。 其炮制工具有铡刀、片刀、刮刀、铁锚、碾槽、冲钵、蟹钳、鹿茸加工壶、竹压板和硫磺熏药柜等。其饮片切制技艺有“白少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的美誉。其炮制辅料非常讲究,固体辅料有糙米、麦麸、白矾、豆腐、灶心土、滑石粉、海蛤粉及其他药物等;液体辅料有酒、醋、盐水、姜汁、甘草汁、皂角汁米泔水、山羊血、猪心血、鳖血、胆汁、羊脂油及童便等。

125 、土将军膏药制作技艺

土将军膏药制作技艺是 新建区松湖镇民间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一种中草药炮制技术,遵循古训,古法炮制,帮助跌打肿痛,颈肩腰腿痛的有需求的人。 在当地有'古有医圣喻嘉言,今有新建土将军’及'丰城五把 ,隔河土将军’之说 土将军膏药是南昌民间中医的突出代表,其制作技艺主要有 选料、浸泡、提炼、升华、下丹、丹溶、成膏、祛火毒、祛燥邪、启封摊涂、蜡纸包装等流程。

126 、万氏膏药制作技艺

万氏膏药制作技艺是南昌万氏家族历经 200 7 代传承的传统中药炮制技艺,主要有跌打膏、三九三伏贴、健儿贴等传统膏药和膏药疗法,选料精致,炮制严谨,治疗颈腰椎病,风湿痛症,冬病夏治,儿童消化积食疗效显著。南昌膏药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在中药炮制中独树一帜,是中国医学前辈留给后人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