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系列小说《爱情西湖》的第九篇《柳浪闻莺》,讲述上世纪90年代江南越剧团两位女演员与一个画家间互为犄角的情感纠葛。同时影片也细致的笔触,完整再现了时代的变迁,全片4:3的画幅和江南景色,不管是越剧的发源地嵊州还是烟雨江南的杭州,把人带回了90年代。很好的串联了越剧戏曲的衰落。
这部是一部典型的南方系电影,发生在江南烟雨朦胧的杭州,江南水乡,如梦似幻,影片以西湖十大美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为背景,打造烟雨之中的江南,也赋予了电影的独特诗意美学,同时也很好的结合剧情,塑造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愫。
我专门看了这篇原著小说,电影延续了小说的风格,也吸取小说的精华,在影片开头就提出了“第三性”的思考,「中国的扇子有些时候还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暖昧,就像越剧中的女小生那样,她是介乎于男性与女性中间的第三性。」影片结尾,已经失明的垂髫破了工欲善的谜题,形成了一种呼应,让影片在艺术哲理上的思考进一步提升。同时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编和调整。尤其是电影结局相对小说采用了大量留白的手法,给观众无尽的遐想空间。
影片让我想起来谢晋的《舞台姐妹》,同样是讲越剧姐妹情,但是两部影片确有很大的不同,《舞台姐妹》更加的直白和批判,《柳浪闻莺》更加含蓄和内敛,更注重人物之间的情感表达。坚强执着的垂髫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看似单纯善良的银心面对时代的变迁所表现的对现实的追求,男主工欲善被动,软弱和他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注定了三人的结局。导演没有刻意展现剧中人物强烈的情感变化或者故事的矛盾冲突,而是利用大量叙事聚焦在人物本身尤其是两位女性的情感和成长上。让亲如姐妹的两人因时代变迁,越剧的衰落引发的生存现状的改变,赋予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戏里戏外的互文,也很好的塑造了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给予了观众多对爱情、友情与理想、现实的思考。
by:肥啾
2022-03-09
阅读
3394